4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規劃》的通知,到2025年,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實現新突破,基本建成堅強韌性、綠色低碳智慧能源體系,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取得新進展,城鄉居民生活用能品質持續提升。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規劃》的通知
京政發〔2022〕10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現將《北京市“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22年2月22日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規劃
前 言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動力,攸關國計民生和首都安全。“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系統推進北京能源綠色低碳智慧轉型,助力綠色北京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為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奠定堅實基礎的關鍵時期。
本規劃是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依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等相關規劃編制的市級重點專項規劃,提出了本市能源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大項目和改革舉措,是“十四五”時期本市能源發展的總體藍圖和行動綱領,也是編制實施“十四五”時期電力、燃氣、供熱、可再生能源等專項規劃和實施方案,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實施能源行業管理的重要依據。
第一章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新起點
一、過去五年的主要成效
“十三五”規劃實施以來,本市能源領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多措并舉,大力推動壓減燃煤和清潔能源設施建設,能源結構調整實現新突破,基本建立多源多向、清潔高效、覆蓋城鄉的現代能源體系,成為全國能源清潔轉型的典范城市。經過全市能源系統共同努力,“十三五”能源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圓滿完成,有力保障了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有力促進了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人民生活品質顯著提升,為“十四五”時期進一步推動本市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能源結構調整實現新突破
大力推動化解煤炭過剩產能,大臺等5座國有煤礦全部關停,600萬噸煤炭產能全部退出,結束北京千年采煤史。舉全市之力全面實施各類用煤設施電力、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替代,全市電廠、鍋爐房、工業和居民采暖用煤總量大幅壓減,平原地區基本實現無煤化。全市煤炭消費量由2015年的1165.2萬噸大幅削減到2020年的135萬噸,占全市能源消費比重由13.1%降為1.5%,天然氣、調入電占能源消費比重分別達到37.2%和27.0%,比2015年分別提高8.2個和5.1個百分點。淘汰高排放車109萬輛,新能源車保有量達到40萬輛,公交、環衛、物流、出租等重點行業車輛電動化步伐加快。
(二)能源利用效率始終保持全國前列
節能減排工作深入推進,與2015年相比,2020年全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24%和26%以上,能源利用效率在全國省級地區始終保持領先水平。出臺《北京市推動超低能耗建筑發展行動計劃(2016-2018年)》等措施,率先發布第五步節能設計地方標準,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占新增建筑比重顯著提升。供熱行業節能扎實推進,建成投運太陽宮熱電廠、方莊供熱廠等余熱回收項目,單位面積供熱能耗比2015年下降6%。創建23家國家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和6家能效領跑公共機構。全市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3.1%。
(三)設施供應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1.城鄉供電能力持續提升。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1140億千瓦時,較2015年增長19.6%。最大電力負荷2356萬千瓦,較2015年增長26.9%。全面建成投運四大燃氣熱電中心,本地電源裝機總容量1315.6萬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提高到16.6%。全市外受電通道12條26回路,輸送能力3100萬千瓦,比2015年增長82.0%。500千伏和220千伏變電站達到12座、100座,比2015年分別增加5座和30座。全市供電可靠率99.995%,核心區和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供電可靠率達到世界一流。累計建成充電樁23萬個、換電站159座,平原地區社會公用樁平均充電服務半徑小于5公里,重點區域小于0.9公里。
2.多源多向燃氣供應體系不斷完善。建成陜京四線“一干三支”北京段工程,形成“三種氣源、七大通道、10兆帕大環”燃氣供應格局。新建天然氣門站2座、高壓A調壓站4座、高壓B調壓站12座,門站接收能力1315萬立方米/小時。16個區全部連通管道天然氣,平原地區基本實現管道天然氣“鎮鎮通”。建成唐山LNG應急調峰保障工程,新增儲備能力1.92億立方米。天津南港LNG應急儲備項目開工建設。修訂發布《北京市燃氣管理條例》,燃氣供應管理進一步規范。2020年,全市天然氣消費量189億立方米,居民用戶715.6萬戶,天然氣氣化率達到77%。
3.形成城鄉多元清潔供熱體系。“‘1+4+N’+X”的供熱格局不斷完善,形成以熱電聯產、燃氣供熱為主導,多種能源、多種供熱方式相結合的清潔供熱體系。全市城鎮供熱面積8.95億平方米,基本實現清潔供熱。建成以四大燃氣熱電中心為主力熱源、7座燃氣尖峰鍋爐房為調峰熱源的城市熱網,供熱面積1.97億平方米。完成31座新城燃煤集中供熱中心清潔能源改造。建成海淀山后、通州運河核心區和昌平未來科學城等區域能源中心。農村地區清潔供熱設施建設加速推進,平原地區基本實現“無煤化”。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