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國務院國資委印發指導意見扎實推進央企碳達峰碳中和

時間:2021-12-30 16:48

來源:國資小新

評論(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中央企業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優化取得明顯進展,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取得積極進展;中央企業萬元產值綜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5%,萬元產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達到5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收比重不低于30%,為實現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

到2030年,中央企業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重點行業企業能源利用效率接近世界一流企業先進水平,綠色低碳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綠色低碳產業規模與比重明顯提升,中央企業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大幅下降,萬元產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中央企業二氧化碳排放量整體達到峰值并實現穩中有降,有條件的中央企業力爭碳排放率先達峰。

到2060年,中央企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和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達到世界一流企業先進水平,形成綠色低碳核心競爭優勢,為國家順利實現碳中和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三、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一)強化國有資本綠色低碳布局。服務國家綠色低碳發展戰略,把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到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有利于國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國有資本存量結構,加快清理處置不符合綠色低碳標準要求的資產和企業,深入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優化國有資本增量投向,加大綠色低碳投資,充分發揮投資引導作用,推動國有資本增量向綠色低碳和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

(二)強化綠色低碳發展規劃引領。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全面融入中央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加強與各級各類規劃的銜接協調,確保企業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的主要目標、發展方向、重大項目與各方面部署要求協調一致。中央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碳達峰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積極開展碳中和實施路徑研究,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三)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產方式。大力推動中央企業節能減排,建立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全面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推進工業綠色升級,全面實施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提升改造、綠色化改造,鼓勵建設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綠色工廠。支持中央企業通過項目合作、產業共建、搭建聯盟等市場化方式引領各類市場主體綠色低碳發展,構建綠色低碳供應鏈體系。鼓勵節能低碳和環境服務等新業態發展和模式創新。

(四)發揮綠色低碳消費引領作用。擴大中央企業綠色低碳產品和服務的有效供給。推進產品綠色設計,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鼓勵和推動綠色低碳產品和服務認證管理,鼓勵企業發布綠色低碳產品名單。帶頭執行企業綠色采購指南,全面推行綠色低碳辦公,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企業新建公共建筑要全面執行綠色低碳建筑標準,既有公共建筑要加快節能改造。

(五)積極開展綠色低碳國際交流合作。推動中央企業強化綠色低碳經貿、技術國際交流合作。中央企業大力發展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綠色產品貿易,推動綠色低碳產品、服務和標準“走出去”,嚴格管理高耗能高排放產品出口。服務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在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金融、綠色技術等領域的合作,優先采用低碳、節能、環保、綠色的材料與技術工藝,提高境外項目環境可持續性,打造綠色、包容的“一帶一路”合作伙伴關系。

四、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

(一)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中央企業要嚴控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優化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產能規模和布局,實施臺賬管理、動態監控、分類處置。科學穩妥推進擬建項目,新建、擴建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嚴格落實等量或減量置換,嚴格執行煤電、石化、煤化工等產能控制政策。深入挖掘存量項目潛力,加快實施改造升級,推動能效水平應提盡提,力爭全面達到國內乃至國際先進水平。堅決關停不符合有關政策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項目。

(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堅持化解產能與產業升級相結合,鞏固鋼鐵、煤炭去產能成果,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全面建設綠色制造體系,加快推進煤電、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化工、造紙等工業行業低碳工藝革新和數字化轉型,提高工業電氣化水平,促進綠色電力消費,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推進電子材料、電子整機產品制造綠色低碳工藝創新應用,顯著降低制造能耗。提升建筑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全面推行綠色建造工藝和綠色低碳建材,推動建材減量化、循環化利用,推進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規模化發展。打造綠色低碳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調整優化運輸結構,積極推動大宗貨物和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推動交通領域電氣化、智能化,推廣節能和新能源載運工具及配套設施設備。加快商貿流通、信息服務等服務業綠色低碳轉型,加快綠色數據中心建設。

(三)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鼓勵中央企業搶占綠色低碳發展先機,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發展。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綠色環保產業發展質量效益,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綠色環保企業集團,培育綜合能源服務、合同能源管理、第三方環境污染治理、碳排放管理綜合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

(四)加快構建循環經濟體系。中央企業要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重點,著力構建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推動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促進廢物綜合利用、能源梯級利用、余熱余壓余能利用、水資源循環使用,重點拓寬大宗工業固體廢物、建筑垃圾等的綜合利用渠道和利用規模,開展示范工程建設。推動再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機床等再制造水平,鼓勵企業廣泛推廣應用再制造產品和服務。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積極參與城市生活垃圾協同處置。提升再生資源加工利用水平,推動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舊動力電池等再生資源規模化、規范化、清潔化利用。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