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直排點整治過程
夏堅說,直排點整治前后河道氨氮數值明顯降低。2020年城區河道年均值總磷0.152mg/L;氨氮0.962mg/L,均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
整治前后蘇州市皋橋和西城橋監測點氨氮數值
第三,開展管網檢查修復。夏堅介紹了蘇州管網修復總體原則:
1、整治雨污互通(在檢測過程中解決) 、雨污混接情況;
2、污水管結構性缺陷修復類型Ⅲ、Ⅳ級;
3、污水泵站進水濃度偏低的收集范圍優先修復;
4、河道水環境較差的片區優先修復;
5、對損壞管段占檢測管段比例大于40%時,原則上所有檢測管段均進行修復;
蘇州市開展管網檢查的主要思路及工作步驟
夏堅說,蘇州在管網檢查修復過程中,重點解決過河管滲漏,大的雨污互通點、漏接、私接錯接點,做到重要區域、重要河道周邊全面修復,其余地區修復三、四級缺陷,并且區分養護責任和修復責任。
管網檢查修復工作重點
蘇州市管網檢查修復工作主要內容有消滅雨污混流和非雨出流、倒虹管專項排查修復、加強單位內部管網檢查(“打通最后一公里”)三部分。
消滅雨污混流和非雨出流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工作:
區域性或局部性的雨污互通、混接。通過人工、CCTV或QV溯源排查,進行工程整改。夏堅提到,雨污混接不能只查污水管網,雨污混接還要查雨水管,要同時查;
管道滲漏致使地下水流入。通過“反閉水”,發現用常規CCTV或QV難以發現的污水管道或窨井滲漏,通過注漿、內襯等技術進行修復;
施工基坑排水、自來水管道漏水或陽臺洗衣廢水。通過水質“氨氮”指標判斷分類,供水企業同時排查整治自來水漏損。
倒虹管專項排查修復:
由于無論下游水位是否頂托,倒虹管均存在管內污水入河風險,因此必須對倒虹管加以排查修復。夏堅提到,管網修復中最重要的是過河管(往往以倒虹穿過河底形式鋪設),過河管數量不多,但影響特別大,一旦出現問題,對于整個管路的方向都會產生顛覆性影響。
蘇州城區倒虹管處污水滲漏入河風險分析示意圖
加強單位內部管網檢查(“打通最后一公里”)
單位內部管網檢查實施步驟
夏堅介紹,開展單位內部管網檢查,首先通過攝像手段檢查排水管網運行工況,完善排水管網基本信息,排查預處理設施運行情況、排水設施是否正常養護及使用狀況。隨后對存在問題的企事業單位,聯合城管、環保等部門進行聯合執法,并發放整改通知單。最后企業根據整改通知單,限期內完成整改工作。蘇州市中心城區項目中,總計發現管道內嚴重缺陷976處,其中較多為破裂、錯口、滲漏、脫節和變形等。目前除蘇大附一院正在整改外,其他均已整改完畢。
第四,提高管網建設質量。夏堅表示,蘇州市專門出臺相應法規,確保新建管網質量。在建設材料方面,規定禁止使用UPVC雙壁波紋管、禁止磚砌井、禁止采用建筑用排水管材代替市政埋地排水管材、禁止化糞池、沿河掛管采用UPVC管材、不推薦污水管道使用HDPE雙壁波紋管。
在排水體制方面,規定新建區域嚴格執行雨污分流,對現有合流制排水系統,在具備條件的地區,逐年逐步推進雨污分流,對不具備條件的地區,結合海綿城市措施,做到控制徑流、截留、合流,進行分散式處理。
第五,推行低水位運行。夏堅介紹,蘇州市采用了組建運控中心,實現泵站、污水廠集中一體調度;污水主管網安裝窨井液位計;對污水泵站的液位適時監控;管道水位和泵站水位達標率列入對運營調度單位的績效考核,資金撥付按質論價;實時對水位變化情況進行跟蹤,并分析總結問題產生原因,提出改善對策等一系列手段,實現兩增一降(增加污水處理量、增加污水濃度和降低污水管網液位),在國內同類城市率先開創低水位運行模式。
高水位運行的弊端
夏堅以金門泵站為例,解釋低水位運行的必要性。目前,蘇州市金門泵房由于水量大,泵房自身能力受限,導致上游管道液位持續位于高位,平均液位在吳淞高程3.43米左右,下游管道在2.93米左右。2020年金門泵房進水最高水位到達4.11米,截止11月底,超考核液位(低于河道20cm)148次。因而即使控源截污已全部到位,還是會導致管道污水滿溢,污染周邊河道。包括了上游的淮陽河、山塘河等,下游的彩香浜等。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