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指導黃河流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工作有序開展,經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同意,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十四五”黃河流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實施方案》(發改環資〔2021〕1205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70%以上;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建制鎮污水處理能力明顯提升;上游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中下游力爭達到30%;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以上,城鎮污泥資源化利用水平明顯提升;太原、呼和浩特、濟南、泰安、鄭州、西安、咸陽、蘭州、西寧、銀川等10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能力進一步提升;地級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比達到65%左右,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0%左右。
《實施方案》要求,系統推進黃河流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工作。一是提高城鎮污水收集處理能力。補齊污水收集管網短板,推進污水管網全覆蓋,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網約1.4萬公里;強化污水處理設施弱項,新增污水處理能力約350萬立方米/日;推行污泥無害化處理,加快補齊城市和縣城處置能力缺口,新增無害化處置設施規模約0.35萬噸/日。二是完善城鎮垃圾處理體系。健全垃圾分類收運體系,新增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能力約1.8萬噸/日;補齊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缺口,新增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約2.8萬噸/日,新增廚余垃圾處理能力約0.8萬噸/日。三是加強資源化利用。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開展試點示范,新建、改建和擴建再生水生產能力約300萬立方米/日;做好污泥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穩步推動污泥資源化利用;加強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新建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50個。
《實施方案》強調,強化運營管理。一是健全以污染物削減績效為導向的考核激勵機制,推廣按效付費,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二是完善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常態化專業化運行維護機制,按照標準規范實施運行維護,鼓勵通過市場化方式選擇運行維護主體。三是推廣整縣推進工作機制,鼓勵項目綜合打包特許經營,推廣一體化運行維護。
《實施方案》要求,健全保障措施。按照省級統籌、市縣負責要求,系統謀劃實施。完善跨區域跨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扎實推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的整改工作。拓寬投融資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財政資金投入保障機制,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健全污水垃圾處理費價稅機制,推廣以市場化方式確定處理服務費水平。扎實推進項目前期工作,確保項目按時落地。
附:
國家發展改革委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十四五”黃河流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改環資〔2021〕1205號
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河南省、四川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建設局、建委):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推進黃河流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領域補短板、強弱項工作,推進設施高質量建設和高水平運維,經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編制了《“十四五”黃河流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根據實施方案要求,加強協調,壓實責任,狠抓落實,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地見效。
國家發展改革委
住房城鄉建設部
2021年8月17日
“十四五”黃河流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指導黃河流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工作有序開展,推進設施高質量建設和高水平運維,制定本方案。方案實施范圍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規劃范圍一致。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補齊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短板弱項,提升運營管理水平,切實提高污染物削減績效,推進資源化利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和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目標。到 2025 年,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70%以上;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 95%以上,建制鎮污水處理能力明顯提升;上游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 25%以上,中下游力爭達到 30%;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 90%以上,城鎮污泥資源化利用水平明顯提升。
到 2025 年,太原、呼和浩特、濟南、泰安、鄭州、西安、咸陽、蘭州、西寧、銀川等 10 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能力進一步提升;地級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比達到 65%左右,資源化利用率達到 60%左右。
二、提高城鎮污水收集處理能力
(一)補齊污水收集管網短板。
推進污水管網全覆蓋。加快建設城市和縣城城中村、老舊城區、城鄉結合部及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生活污水收集管網,有效填補管網空白區。循序推進建制鎮污水管網建設。新建居住社區應同步規劃建設生活污水收集管網,推動支線管網和出戶管的連接建設。加快淘汰磚砌井,推廣球墨鑄鐵管、承插橡膠圈接口鋼筋混凝土管等管材,嚴禁使用不合格偽劣管材。加強管網建設全過程質量管控,嚴格工程監理、竣工驗收和移交。“十四五”期間,黃河流域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網約 1.4 萬公里。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