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黃潤秋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2020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

時間:2021-05-06 10:31

來源:中國人大網

評論(

(五)生態系統狀況。全國自然生態狀況總體穩定。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1%。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總數達到1.18萬處。2020年監測的2583個縣域中,生態質量為優和良的縣域面積占國土面積的46.6%,同比增加2個百分點。局部區域生態退化等問題還比較嚴重,生物多樣性下降的總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有待提升。

(六)聲環境狀況。全國城市聲環境質量總體向好,功能區聲環境質量晝間、夜間總達標率分別為94.6%、80.1%,同比上升2.2、5.7個百分點。區域、道路交通晝間聲環境質量優良(一、二級)城市比例分別為70.7%、95.7%。但部分重點領域和重點城市噪聲問題仍較突出,4a類功能區(交通干線兩側區域)夜間達標率僅為62.9%。

(七)核與輻射安全狀況。全國核與輻射安全態勢總體平穩。未發生國際核與放射事件分級表2級及以上事件或事故。放射源事故發生率穩定在萬分之一以下。全國輻射環境質量和重點設施周圍輻射環境水平總體良好,環境電磁輻射水平低于控制限值。

(八)環境風險狀況。全國環境安全形勢趨于穩定。全年共發生各類突發環境事件208起,同比下降20.3%,其中重大和較大突發環境事件數量10起。突發環境事件多發頻發的態勢仍未得到根本改變,因安全生產事故、化學品運輸事故引發的突發環境事件時有發生。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經過努力,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領域9項約束性指標和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超額完成。與2015年相比,2020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7%,超過“十三五”規劃目標2.5個百分點;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年均濃度達到37微克/立方米,累計降低28.8%,超過“十三五”規劃目標10.8個百分點;地表水I—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由66%上升到83.4%,提高17.4個百分點,超過“十三五”規劃目標13.4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由9.7%下降到0.6%,降低9.1個百分點,超過“十三五”規劃目標4.4個百分點;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較2015年分別下降25.5%、19.7%、13.8%、15.0%,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較2015年降低18.8%,均超過“十三五”規劃目標。總體上看,“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五年,為“十四五”時期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探索積累了成功做法和經驗。

二、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情況

2020年,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落實《決議》和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執法檢查報告及審議意見要求,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一)加強生態環境立法和督察執法。一是加強生態環境法治建設。積極配合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土壤污染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有關決定執法檢查,頒布長江保護法、生物安全法,完成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推動黃河保護立法。出臺排污許可管理條例,推進碳排放權交易管理、生態保護補償、生態環境監測等法規制修訂。二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執法。深入開展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對3個省(市)、2家央企開展督察,對2個部門開展探討式督察試點。2018年和2019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的315個問題,已完成整改283個,其他問題正在抓緊整改。全國開展生態環境執法檢查58.74萬家次,下達環境行政處罰決定書12.61萬份,罰沒款金額總計82.36億元。持續開展藍天保衛戰監督幫扶,幫助地方發現和推動解決大氣污染問題11.8萬個。完成黃河流域試點地區入河排污口排查。組織實施“昆侖2020”專項行動,共偵辦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案件4.8萬起。開展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三是加強司法與行政執法聯動。推進環境司法專門審判機構建設,各級法院共審結環境資源一審刑事、民事、行政案件25萬余件。加大生態環境領域辦案力度,各級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2140件、3335人,通過檢察公益訴訟追償修復生態、治理環境費用約116億元。

(二)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工作。印發實施《關于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積極服務落實“六保”任務堅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不斷強化醫療廢物、醫療廢水處理處置等相關環境監管和服務措施,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增加近30%。制定實施環評審批和監督執法“兩個正面清單”,3.5萬個建設項目環評實施告知承諾制審批,8.4萬余家企業納入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管理,大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積極推進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統籌推進重點區域綠色發展

(三)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開展秋冬季PM2.5和夏季O3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推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結構優化調整,加強區域聯防聯控,藍天保衛戰成效持續顯現。

一是推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加快鋼鐵、水泥、玻璃、電解鋁等落后產能淘汰和過剩產能化解工作,推進傳統制造業綠色化改造。推動城鎮人口密集區不符合安全和防護距離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基本完成“散亂污”企業排查和分類整治。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實現超低排放的煤電機組裝機累計約9.5億千瓦,229家企業、6.2億噸粗鋼產能完成或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

二是推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加強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管理,推進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截至2020年年底,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率提升到60%以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累計完成散煤治理約2500萬戶。重點區域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基本淘汰,65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0年全國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56.8%,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9%。

三是推進運輸結構優化調整。大力推動“公轉鐵”、“公轉水”,全國鐵路、水路貨運量不斷增加。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加大力度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全國共注銷黃標車17.6萬輛、老舊車336.5萬輛。設立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監測監管試驗區。全面實施輕型汽車國六排放標準,建立汽車排放與維護制度。截至2020年年底,累計完成188萬臺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持續打擊和清理取締黑加油站點、流動加油站。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