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源頭治理。今年以來,江蘇省環境監測系統緊緊圍繞“減污降碳 源頭治理”工作要求全面開展監測溯源工作,讓環境監測倒逼源頭治污,持續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
一 豐富手段,不斷提升監測溯源水平
各駐市環境監測中心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在發現環境監測數據突發超標、環境污染事件等異常情況后,第一時間會同屬地生態環境執法監測部門赴現場開展監測溯源,在常規自動監測及手工加密監測手段的基礎上,綜合運用無人船、無人機、衛星遙感等前沿技術手段,全方位、立體化精準追蹤污染來源,為屬地源頭治理提供決策參考。針對部分“十四五”新增國省考斷面水質超標問題,省常州環境監測中心利用高分遙感影像解譯、現場核查和快速檢測等技術手段,及時開展地表水溯源調查分析,通過現場快速檢測設備,篩查鎖定高濃度污染團位置,分析高濃度污染團所在河段周邊水環境,并配合地方生態環境部門采取應急措施,及時開展支流支浜排污口整治,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污染治理“追根溯源”。
二 多方聯動,不斷加強熱點問題研究
全省環境監測系統牢固樹立 “一盤棋”的思想,省環境監測中心與各駐市環境監測中心、駐市環境監測中心與設區市環境監測機構之間進一步加強工作聯動,共同開展環境熱點問題前瞻性研究。省環境監測中心定期將全省環境監測系統優秀、典型溯源報告匯編成冊,供各地環境監測部門共同學習借鑒,不斷提升環境監測服務源頭治理的整體能力水平。省南京環境監測中心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碳減排等熱點問題開展深度挖掘和研究,充分發揮監測先行作用,利用國家第一批溫室氣體試點南京草場門站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長期監測數據,對南京市大氣溫室氣體濃度變化特征開展分析與研究,為實施減污降碳、率先實現“碳達峰”提供全面技術支持。
三 完善制度,不斷強化溯源報告質量
近年來,省生態環境廳環境監測系統不斷完善監測工作制度,全面提升支撐服務效能。編制下發生態環境監測系統服務治污攻堅清單,要求各駐市環境監測中心對照清單開展環境監測和報告編制,為屬地治污攻堅提供有力支撐;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廳監測系統環境監測報告報送工作的通知》,對監測報告報送依據、審核流程及報送對象進行細化明確,切實提升溯源分析的科學性、準確性和時效性。今年以來,各監測中心累計向省廳及各地市委、市政府報送各類監測溯源分析報告70余份,內容涉及各地區域性、時段性環境污染問題,對污染源進行深入溯源研判,提出明確的解決措施建議,有力推動各地治污攻堅,促進地方政府部門履職盡責。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