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業內人士認為,新冠病毒疫情后是中國環保企業收購“抄底”的好機會。北控水務行政總裁周敏在接受有關媒體采訪時指出,過去幾年環保行業的兼并重組,未來幾年都將延續,但可能會需要較漫長的過程,最終會形成幾家大的龍頭企業和一些小企業并存的狀態,小企業主要是從事專業化的環節和社會化服務等方面的服務型公司、技術型公司,大企業可能會成長為平臺性型公司,掌握或者運營大量資產。
在企業收并購中,延伸產業鏈、擴大自身規模是一大目的。尤其是近幾年隨著固廢市場的火熱,引得眾多企業前來搶灘,很多企業通過收并購的形式切入或者進一步深化危廢、環衛、垃圾處理等固廢業務板塊的布局。
E20研究院分析,通過跨界并購、股權增資等方式介入市場,實現跑馬圈地快速搶占市場份額的大量新進入者,正在使得行業新格局在新一輪并購潮中加快形成。
相關閱讀:
國禎環保:實控人變更為國務院國資委,證券簡稱擬變更為“節能國禎”!
又一例 | 富春環保:國資入主已通過批復 南昌國資委成實控人
20家民營環保上市公司擬引入國有資本 2020年逆向混改趨勢愈加明顯
04 地方環保平臺扎堆成立
關鍵詞:地方環保平臺、國家平臺融資、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事件
近年來,地方環保平臺不斷出現在公眾視野,形成地方環保投資的一股新勢力。2020年,這一現象愈加明顯。
2020年,哈爾濱工投環保集團、江蘇省環保集團、萬家寨水務控股集團、湖南省湘水集團、四川省水利發展集團、湖州市環保集團、寧波市生態環保產業集團、黑龍江省水利投資集團、福建省水務發展集團、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杭州市水環境發展有限公司、淄博市水務集團、東莞市水務集團供水有限公司、寧波市水務環境集團有限公司、張家港市長江生態保護發展有限公司等十幾個地方環保平臺相繼成立。
2020年地方環保平臺在市場的身影逐漸增多。E20研究院數據中心曾對2020年前三季度水務市場進行盤點發現,2020年前三季度共計釋放水務投資運營類項目389個,總投資額超2450億元,其中,前三季度平臺型國企中標項目數量最多,且所占市場份額最大。
提示產業關注
這些地方環保平臺所公開的業務范疇大多為“全產業鏈條”發展模式,業務綜合性強。注冊資本動輒幾億、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具有濃厚的地方政府背景,大都以打造百億甚至千億元綜合性環保產業集團為目標。
中國水網曾經從這些環保平臺成立之始的發起部門、股東結構、股東性質、到如今的業務布局、再到執掌環保集團大局的掌門人履歷進行了深扒。
從本質上講,這是政府投融資行為的又一次調整,國家平臺融資再一次升溫的表現。絕大多數省級環保類集團由省環保廳和省水利廳發起,他們將作為省級政府的投融資平臺,貫徹省委省政府重大節能環保決策,承擔起推進省域環保產業和環境治理的艱巨任務,來完成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任務。
造成這種現象的背景是,市縣級投融資平臺多年來由于地方債務問題被財政和人行壓制的原因。同時,也確實存在一些跨地級市的環境治理問題,或者公益性強的項目類型,需要這樣的兼具協調和融資能力的平臺來承擔使命。從部分省級平臺公司的控股股東劃歸財政廳也可以體現解決投融資瓶頸的這個思路。
總體而言,結合各主管部門的事權范圍,水利部門(省水務局或水利局)發起的省平臺公司初始業務領域在水利、原水業務,也會涉及村鎮及農村供水,并由此延伸到村鎮污水治理等。而環保部門(省環保廳)發起的省平臺公司則傾向于在土壤修復、工業三廢和工業園區、環境監測和村鎮、農村環境整治和污水領域有所布局。住建部門(省建設廳)發起平臺公司較少,這是因為其主管范疇更明顯地落在市縣給排水事權范圍。
相關閱讀:
原航發集團、碧水集團、環投集團改革重組為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
回頭草?還是意已決?注冊資本60億的四川省水利發展集團掛牌成立
數據觀察 | 前三季度水務投資額超2450億,平臺型國企成績亮眼
05 長江大保護拉開全國陣勢
關鍵詞:長江大保護、長江生態環保產業聯盟、三峽集團、中國節能環保集團
事件
2020年,長江大保護在全國的布局全面鋪開,力度更深、范圍更廣。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寫入法律。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長江保護法。該法將從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作為共抓長江大保護的骨干力量,三峽集團從2018年選定蕪湖、九江、岳陽和宜昌四個試點城市先行先試開始,到16個沿江城市的拓展合作,如今已與長江經濟帶11省市全面合作,累計簽訂合作協議100多份。截至2020年9月18日,三峽集團共抓長江大保護累計落地投資突破1000億元。
治理模式上,三峽集團不斷探索從“廠網一體”城鎮污水治理模式,到“廠網河(湖)一體”城市水環境治理模式,發展至“廠網河湖岸一體”水生態系統綜合治理模式。
合作模式上,三峽集團以“資本+”模式與各方深化合作,主要聯手全國性業務平臺、區域性地方平臺、專業技術型企業等三類企業。2020年入股增持了包括北控水務、上海環境、興蓉環境、納川股份、世浦泰、金陵環境等在內的多家企業,迅速建立起龐大的生態環境企業群。
同樣,作為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主體平臺,中國節能環保集團落實主體平臺責任,在長江沿江和11個省份的若干地市進行有效銜接,目前已部署180多個項目,已落實的投資額接近500億元。
2020年8月,中國節能與日本大和企業投資株式會社、湖北國翼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中節能湖北基金公司在武漢注冊成立,以進一步支持長江經濟帶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業領域的創新發展。據介紹,中國節能下一步將聚焦固廢處理,努力在長江干流區域“落地”大型固廢集中處理中心,在其他局部地區推廣“兩園一鏈”模式的固廢處理布局。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