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環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寧夏環保集團)正式成立于2020年2月,由寧夏國有資本運營集團和寧夏水投集團共同出資組建,主要承擔全區大中型生態環保項目的規劃、投資、建設、管理和運營。公司成立以來,緊緊圍繞自治區生態立區戰略和水投集團三大板塊戰略布局,推動“雙百行動”與自身發展實際有機融合,不斷增強企業經營發展活力,實現疫情防控與復產復工“兩手抓”“兩面贏”,全年完成營業收入1.53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53%,實現凈利潤1380萬元,占年度計劃的202%,全面完成經營目標。
一是高點站位,推動轉型升級。寧夏環保集團成立之初就秉承著“水污染治理的精耕者、無廢城市的建設者、生態立區的承接者”的使命擔當,堅持“開拓、創新、綠色、發展”的理念,致力于“建設一流的省級優秀生態環保供應商”,在“兩產業一平臺”初具規模的基礎上結合公司發展實際,提檔升級為“1442”產業發展布局,努力構建集項目謀、投、建、管、服一體化全產業鏈的省級環保產業平臺格局。目前,環保集團初步形成了以水污染治理為內核,開展物業管理、垃圾分類、環衛清掃保潔、生活垃圾發電、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農村水環境綜合治理、環境監測等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成為寧夏生態環保領域的領軍企業。
二是著眼全局,打造品牌效力。在立足區內的基礎上,供水、環衛服務、垃圾焚燒等業務已在陜西、河南、新疆省市落地實施,加快形成以區內大循環為主題、區內區外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全年中標中寧縣2.5億元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特許經營項目、南陽市鴨河工區1.25億元供水特許經營項目、四川阿壩紅原縣和陜西米脂及府谷縣4000萬元環衛服務項目等10余個項目,累計中標金額6億元,承接重大項目建設能力不斷增強。正式簽約寧夏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實現公司在戰略發展上的重大突破,為積極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邁進堅實的一步。“互聯網+農村污水+廁所革命”獲得各方好評,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農業農村廳組織全區觀摩學習,生態環境部專家兩次調研予以肯定。“互聯網+”模式在企業經營和管理服務方面不斷推廣,寧夏環保集團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環保先鋒、行業標桿作用進一步凸顯。
三是固本強基,增強發展后勁。持續推進國有與民營經營管理融合發展,目前已管理全資子公司6家,控股公司3家,參股公司2家,通過加強對參控股公司戰略管控、經營目標管控和“三重一大”事項管控,有效打破企業所有制的身份界限,有效發揮國企規范和民企靈活的互補優勢。以內控管理、經營目標管理和全面預算管理為抓手,理順及完善“戰略管控+財務管控”的經營管理機制。聘請中介機構,按照集團化管理需求重置機構設置及職能分工,制定出臺投資決策、招標采購、預算管理等70余項關鍵性管理制度和流程,內控管理體系不斷完善。通過建立課題制度、大數據分析等手段持續規范污水標準化治理,全年實現降本增效超80萬元以上,寧東污水廠藥劑降耗達15%以上。堅持把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戰略定位,全年獲批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等24項,完成自治區水生態治理技術創新中心掛牌,科技稅收優惠減免達60萬元,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究應用列入2021年度自治區重點研發計劃,“五小”創新榮獲寧夏水投集團“優秀組織獎”,并獲單體獎9個,參股公司中科國通獲批高新技術企業;科研技術部孫鵬入選寧夏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銀川分公司徐國文獲“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同時,寧夏環保集團正在積極推進和完善黃河生態環境研究、生態環境監測檢測、智慧環保、環保“產學研”4個技術服務平臺建設,搭建水務環保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