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環保產業“混改潮”仍在繼續,大消息不斷。
進入12月,先是上實控股近30億入股康恒環境,然后廣州環投又成為博世科的實控人。最新一則消息是,中持股份擬引入長江環保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
12月29日,中持股份股東中持(北京)環保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中持環保”)和實控人許國棟與長江環保集團簽署的《股份轉讓協議》,擬分別將其持有的中持股份986.73萬股和24.995萬股股份轉讓給長江環保集團。
此外,長江環保集團還與中持股份簽署《附條件生效的股份認購協議》,擬以現金認購52,609,700股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股票。
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前,公司控股股東為中持環保,實際控制人為許國棟。非公開發行完成后,長江環保集團持股比例為24.61%,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許國棟和中持環保合計持股比例為18.85%。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成為“無實際控制人”狀態。
今年以來,中持股份是環保產業為數不多表現亮眼的民企之一,經營性現金流增長超過600%,首次當選中國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為何如此“不差錢”的企業也要進行混改?
原因之一就是“長江大保護”。中持控股表示,2017年上市后,公司就開始實施“業務南移”戰略。長江環保集團在沿江省市擁有領先市場和渠道資源,通過引入長江環保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借助與它的戰略協同效應,公司將完成區域布局戰略,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提升盈利能力和技術水平,實現快速健康增長。
01 引入長江環保集團
中持股份實控人變更,其實早有預告。
上周五,中持股份就發布了停牌公告,由于中持環保和許國棟擬將部分公司股份進行協議轉讓,可能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所以申請停牌兩個交易日。
中間隔了一個周末,本周一、周二,中持停牌兩天。到了周二晚間,果然,大公告來了。
中持股份公告稱,公司股東中持環保和實控人許國棟已于當天(12月29日)與長江環保集團簽署的《股份轉讓協議》,擬分別將其持有的中持股份986.73萬股和24.995萬股股份(共計10,117,250股股份)轉讓給長江環保集團,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5%。轉讓的價格,是9.25元/股。轉讓總價款,為93,584,562.50元,不到1個億。
本次權益變動前,許國棟直接及通過中持環保合計控制中持股份28.75%的股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權益變動后,許國棟持有中持股份總股本的23.75%,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不過,除了這份《股份轉讓協議》,長江環保集團還與中持股份簽署了一份《附條件生效的股份認購協議》,擬以現金認購52,609,700股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股票。
如果股份過戶實施完畢,且非公開發行股份完成,長江環保集團將成為中持股份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4.61%,中持環保和許國棟合計持股比例則為18.85%。
交易完成后,公司將成為“無實際控制人”的狀態。因為公司股東比例不高且較為分散,股東中無任何一方能夠實際支配30%以上的股份表決權;同時長江環保集團、許國棟和中持環保提名董事在公司董事會中各占3席,保持均衡狀態。
此外,根據雙方協議,未來公司董事會的9名董事中,長江環保集團提名3名董事,推薦總經理及1名副總經理(分管財務、資源業務對接等),中持環保及許國棟提名3名董事(含董事長),并推薦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從公司治理架構和管理層安排看,無任何一方能夠單方面支配或者決定公司的重大經營決策、重要人事任命等事項。
與其他引入戰略投資者的企業一樣,本次合作也還存在變數。
中持股份表示,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及引入戰略投資者事項,尚需獲得長江環保集團所屬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或國家出資企業)的批準、公司股東大會批準,以及中國證監會核準,能否獲得批準通過以及最終獲得批準的時間均存在不確定性。
02 現金流大幅上升620.7%
與其他很多發生混改的環保民企不一樣的是,中持股份混改,并不是因為資金鏈危機。相反,它的現金流情況還挺好。
10月31日,中持股份發布三季報。公告顯示,今年1-9月,公司實現營收8.76億元,同比增長27.1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070.7萬元,同比增長26.89%。
其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53億元,同比更是增加了123.75%。
事實上,今年以來,中持的每一份業績報成績都很亮眼。
8月份發布的半年報,營收是4.98億元,同比增長13.13%;歸母凈利潤5739.22萬元,同比增長26.5%;現金流凈額為8457.41萬元,同比增長近100%。
5月份發布的一季報,實現營收1.84億元,同比增長21.53%;歸母凈利潤2305.44萬元,同比增長150%,實現了疫情大環境下的“逆勢而升”。
4月份發布的2019年年報,實現營收13.4億,同比增長29.3%,增幅連續4年保持在23%以上;實現歸母凈利潤1.1億,同比增長19.9%。
更加亮眼的數字則是這個——經營性現金流大幅上升620.7%。
中持方面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公司重視獲取項目質量,并且加強了應收賬款的專項管理,銷售回款情況好于去年同期。
券商研報給出的投資建議也都是“增持”評級。安信證券表示,公司多業務齊頭并進助推高增長,穩健經營現金流顯著改善。國海證券也表示,公司經營狀況有所改善,訂單充足業績穩增長有保障。
可能正是因為有了這一底氣,所以早在今年2月疫情期間,中持股份總經理邵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疫情對公司全年的業績沒有影響,通過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公司有信心能夠實現全年的業績目標。
這應該算是疫情期間比較“豪橫”的語言了。
今年5月,一年一度的中國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榜單揭曉,中持股份首次當選,也算是對中持近兩年來發展成績的肯定。
03 “長江大保護事業的重要參與方”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