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015年工業用水量排行前十的城市
(圖片來源:CFC農產品研究)
圖:2019年農業用水總量前十的省市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制圖:E20供水研究中心)
由上圖可知,工業用水方面:河北(唐山、石家莊)、遼寧(鞍山)、內蒙古(包頭)山東(濟寧、淄博);農業用水方面:新疆、黑龍江等地值得關注,因為這些省市屬于我國的水資源相對匱乏而且工業用水或農業用水消耗量較大的地區。價格方面,據E20供水研究中心出版的《2019年全國75個城市(地區)水價專題報告》顯示:我國非居民用水價格(可近似看作工業用水價格)最近一輪的調整時間大多在2010—2016年之間。
綜上所述,我國可在以上水資源相對匱乏,但在工、農業水資源消耗量大的城市,開展水期貨的試點工作,這些城市大部分臨近大連商品交易所,故而可在大商所增設水期貨品種交易。
而問題在于,我國水資源價格在中期內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動,特別是對于全國大部分省市而言,水價已經連續五至十年沒有發生變動,雖然這種固定的價格更容易確定水資源的現貨價格,但若不放開水價的波動限制,水期貨的設立便不存在任何意義。
06
水期貨問題補充探討
水期貨市場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對水的態度,將水從一種像空氣一樣免費的資產,變成了像石油一樣的可交易的商品。水期貨的推出本意上是為了將水資源進行合理的市場化定價,在幫助水的供應商和需求商規避市場風險的同時,合理調配市場資源,制約人們揮霍性用水的行為。但水期貨的推出可能仍存在如下問題:
6.1 水的獲得屬性
水資源不像石油資源一樣,有特定的分布區域,開采、使用成本高。水是一種分布較為廣泛的自然資源,水資源可以通過河流、湖泊、山泉、水井處獲得,而這些方式不需要付出過多的成本。因此,水資源本身作為商品的價值便難以衡量,且這種比較容易獲得的屬性難以約束人的用水行為。
6.2 水期貨的投機問題
水資源如若作為一種商品交易,則必定會受到投機行為的影響。如若存在企業或組織通過惡性屯水、壟斷水市場等惡性行為,再加之季節性、區域性干旱問題,勢必會引起水期貨價格的大幅上漲,并通過價差共振導致水的現貨價格上漲。在這種情況下,水期貨的推出不僅沒有促進資源的合理分配,反而惡化了水資源的使用環境,增加了社會成本,并最終會造成農業、工業的產值下降。
6.3 水期貨的價格設置問題
對于美國居民平均水價而言,歷年來水價的波動對于用水量少的家庭沒有造成太大影響,而對于用水量較大的家庭,水價的變化幅度較大,存在水期貨的操作空間。
美國居民用水價格走勢圖(圖片來源:艾瑞咨詢)
對于我國而言,水作為國家公共資源,水價處于國家嚴格管控下,如前所述,若不能放開水價波動,或是不能采取定量分配水的方式,則水期貨便沒有存在的意義。而考慮到中國相對不太成熟的市場,加之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水期貨的開設仍然任重道遠。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