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標準低,內澇嚴重
大家都說,我們國家的內澇很嚴重,基本一年一個排水標準。去年“利奇馬”臺風成為2019年以來登陸中國的最強臺風,帶來的暴雨強度為2-5年一遇,局部達到百年一遇。每次不管是臺風還是強降雨,國內很多城市都會積水。積水的大部分的原因是河道水位太高了,水流不出去。
在解釋這個判斷之前,我們需要先弄清三個概念:洪、澇、排是什么關系?
洪指流域內,甚至若干流域內降雨徑流匯集導致江、河、湖等流量增加、水位升高,若感潮河道遇到高水位,水體高水位形勢就會更加嚴重。即洪水是流域徑流導致的江河湖水大水量、高水位;澇指地面低于江河湖水位,降雨徑流不能排到水體而產生的積水,“因洪致澇”就是這個道理;排指城市排水管道排除城市降雨的措施。
在水體高水位、高潮位情況下,城市排水系統的作用難以發揮!排水系統的標準再高也沒用!所以在通常下,實現降低河道水位,減少外水入城就非常重要。俗語說,“有洪,必有澇”,在此情況下是因洪致澇,所謂“城市看海”,不是城市排水管道的事!如果在河道水位正常,導致城市積水、看海,就是因城市排水管道有問題了。
下雨就黑
這種現象,上海目前比較嚴重,全國其他城市也有。上海蘇州河等地,經常一放江,就黑了。經多年治理,2019年蘇州河全年平均水質已達到Ⅳ類,但汛期仍發生5次短時返黑。桃浦河、龍華港等中心城骨干河道已消除黑臭,但汛期受沿線泵站放江影響,仍有返黑返臭現象,成為周邊群眾反映強烈和兩輪環保督察關注的重點。
對此治理的重要任務是:消除污水直排,以及削減雨天入河污染。城市水體下雨就黑,已是黑臭水體治理和水環境質量提升的瓶頸,如何突破?怎么辦?現狀就是,我們現在治水不但是靠人努力,還要靠“天幫忙”!
倒灌嚴重
排水口淹沒(低于)水體水位下,倒灌就必然發生。下面就是某工程現場,河水倒灌到一根污水的倒虹管。雨水排放口倒灌到截流管,一天可以倒灌兩萬噸。
滲漏嚴重
據調查,很多管道的地下水入滲量,遠遠超過規范要求的小于20%,可達到100%以上。
下圖是檢測了一段雨水管,沿著雨水管的方向,濃度迅速降低。另外一邊,檢測另外一個工程,一條主干道,從300下降到80,管道的滲漏非常嚴重。
對此,我們需要思考很多問題,比如:普遍沿河湖建設截流管的前提下,驗收規范不要求雨水管道做嚴密性試驗,導致更多的地下水進入污水廠,對嗎?污水管入滲量按污水量的百分比判別,那雨水管的入滲量如何判別?
污水廠濃度低
這邊是項目里面對小區濃度的檢測:一邊是57個小區的濃度,一邊是88個小區的濃度。大于260的濃度,占得非常少,左邊是30%,右邊是10%。另外我們做了三個污水收集系統管網COD濃度分布圖,COD<132mg/L的管道占主流,管道的滲透和倒灌非常嚴重。
這是某一個污水廠的濃度,我們做了大量的調查:整個服務區里面的用水量是36萬噸。如果按照0.9的系數折下來,污水量是29.9萬噸。但實際上,污水廠是59萬噸滿負荷。也即每天50萬噸的污水廠超負荷運行,而污水供應量實際上只有30萬噸。
管道缺陷率高
這是上海調查的缺陷率數據,基本上企事業單位和沿街商鋪和小區占85%,其他混接點、雨水口占10%左右,市政道路占4%點幾,但是這個不歸市政道路管,歸小區自己管,問題很嚴重。
這是某一個工程管道的修復地的分布圖,老城區的修復率可以達到70%到80%,新城區可以達到30%—440%。
路面塌陷
經常有報道說,哪一個地方塌了,哪一個地方車掉下去了等等。因排水管道存在接口不嚴、管道破漏等缺陷,地下水就會“趁機”入滲排水管道,導致路面塌陷。
目前包括污水系統在內的整個排水系統都“病”了,病得不清,我們統計了排水系統的二十類問題,制作了一張圖表,可幫助大家直觀了解相關問題。
同時,我們總結了很多口訣,可幫助大家進行初步的排水系統問題診斷: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