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數字化成為水務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很多水務企業在數字水務的建設上加大投入力度。9月3日,福州市水務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福州市自來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州水務”)董事長魏忠慶在“2020(第五屆)供水高峰論壇”上以“數字水務(供水)建設探索與探討”為主題做了發言分享,講述了公司數字水務建設的探索經驗。
魏忠慶
數字水務規劃概況
魏忠慶首先介紹了福州水務的數字水務建設歷程。2018年前,各子公司根據不同時期的需求,建設各自相對獨立的系統。2018年,公司成立信息化指揮部,制定數字水務總體規劃。2019-2021,全面啟動數字水務建設,結合數字水務總體規劃的3年實施規劃,逐步建設數字水務項目。
數字水務總體規劃
數字水務規劃實施路徑
福州數字水務工作總體規劃歸納為“一、三、六、八”戰略:“一”是一個中心,即大數據中心;“三”是三個平臺,即“智慧生產運營平臺”、“智慧營銷客服平臺”和“智慧管理管控平臺”;“六”是六大體系,即“應用體系”、“資源體系”、“支撐體系”、“標準體系”、“安全體系”,“治理體系”;“八”是八個重點項目,即“GIS平臺”、“大數據中心”、“企業門戶”、“綜合調度”、“水力模型”、“互聯網+客服”、“智能水表管理平臺”、“供水數字化綜合系統”。同時福州數字水務工作遵循“五個統一”原則實施,即“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平臺”、“統一建設”、“統一管理”。
數字水務建設情況
2018年規劃完以后,福州水務形成了數字水務項目清單,供水方面計劃實施16個項目,其中已經在實施的有14個,2019年完成驗收2個,2020年完成驗收4個,還在開發建設的8個。
數字水務項目清單
基礎設備設施建設上,福州水務的智能水表 (戶表)由2018年初的8.1萬臺增加到41.3萬臺,小區智能監控表由557臺增加到1231臺,管網在線壓力計由 62臺增加到 326臺 ,管網在線流量計由60臺增加到314臺,管網在線水質儀由9套增加到35套,智能取水栓(壓力)由0套增加到227套。移動手持終端由 144臺增加到343臺。
福州水務在計算機存儲方面增長了近3倍。總處理器計算能力達950GHz,增長2倍。總內存容量提升至4TB,擴充3倍。總數據存儲能力達70TB,增加3倍。內部交換機數據交換帶寬提升至2.5Tbps,擴容4倍。在信息安全上對防火墻、網閘、堡壘機等網絡安全軟硬件設施進行升級更換,做了營銷收費系統、SCADA系統的信息系統等級保護(第三級)工作。
目前國內的數字水務建設現在還沒有一個完善的標準體系,福州水務做了一項重要的數字水務標準化工作,對數字水務進行了梳理,形成了181項標準體系。福州水務還對數據資源重點進行了梳理,針對三大框架體系形成了3大類,21小類,135項數據資源。
數字水務標準體系
生產運營板塊
管網地理信息系統建設上,原來的系統沒法適應要求,一是系統很慢,一是對手持終端的支持不是太好,功能性方面也有欠缺。福州水務因此自主開發了管網地理信息系統,解決了運行速度和功能不足問題,并支撐著生產調度、水力模型、營銷客服、漏損管理、工單管理、平臺綜合展示等。
管理地理信息系統支持系統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