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發言完整視頻,請點擊下圖↓↓↓
數字賦能水務,如何驅動轉型,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水務人值得深思的問題。在“2020(第五屆)供水高峰論壇”上,供水聯盟的新隊友鷹潭市供水總公司總經理彭靈有結合自己對智慧水務的學習和實踐,分享了三點看法。
彭靈有
數字賦能智慧水務,能給什么、能做什么、能往哪個方向發展?這是水務公司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要探索的事情。自從2017年跨行來到鷹潭供水工作,彭靈有在這三年時間里接觸了50家IT企業,參觀了100家合作供應商,接觸了300家自來水公司的老總,他把這三年學習和接觸的凝聚成了三句話。
第一句話,智能終端是基礎。
彭靈有介紹,鷹潭供水改造智能終端共計16萬臺水表,除了3081塊機械表之外,其他的全是智能水表。智能水表為15.7萬臺,覆蓋率達到98%。
當然,鷹潭的智能水表也跟手機一樣,不斷地迭代升級,從2011年第一代智能表開始,到2016年第二代物聯網C表,再到2017年開始實施的、現在最為流行的物聯網N表,鷹潭供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安裝了7萬臺物聯網NB-IoT智能水表。
鷹潭供水在智慧水務的道路上一直沒有停步:當15.7萬臺小表改造完成之后,鷹潭供水繼續實施“智能水表全域化智慧水務管理示范應用”項目,改造為2000臺NB電磁大表。從去年開始到現在為止,項目已經完成,目前的使用情況非常良好。電磁大表的改造是通過三川的NB技術和重慶川儀的電磁基表,鷹潭供水作為應用基地合作而成。該項目已經成功入選2019年江西省03專項及5G項目,將成為全國首家NB-IoT智能大表全商用的城市。
2006年的時候,國家公布了16個專項,其中有9個是民用的,所謂科技以人為本,讓科技服務于民眾的生活也理所應當。
彭靈有介紹,目前,這個小小的NB技術已經融入了國家的三個專項:01專項芯片技術,02專項里的模組技術,03專項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訊技術。
下圖是鷹潭供水三代智能表的區別示意圖。
這個里面實線表示的是有線加人工,虛線表示的是無線加遠傳。第一代智能表采用的是M-BUS總線模式,從集中器到后臺當時用的是人工采集;第二代智能表采用的是FSK傳輸、無線中繼器,從集中器到后臺用的是GPRS;現在最流行的NB-IoT水表沒有這么多環節,從表到后臺就是點到點、端到端,最符合當下流行的區塊鏈技術。因為區塊鏈技術的三大特點就是點對點傳輸、分布式存儲和加密算法,這個水表應該會成為未來發展的方向和主流。
編輯:郭香蓮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