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合肥經過70多年的發展,已經發展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供水集團作為合肥市屬國有獨資大型企業,在十四五期間,將有怎樣的規劃和布局?在“2020(第五屆)供水高峰論壇”中,合肥供水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彭堯以面向未來的合肥供水規劃及建設實踐的主題分享為大家做了解答。
彭堯
合肥城市概況
合肥是一個古老的城市,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素有“江淮首郡、吳楚要沖”,“三國故地”“包公故里”的美譽。合肥又是一個年輕的城市,新中國成立之初,合肥人口不到6萬,城市面積僅5平方公里,經濟總量不到1億元。經過70年的發展,如今的合肥已經發展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合肥正在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肥篇章。
合肥的地形地貌也有自己的特點,主要包括丘陵崗地、低洼平原、低山殘丘三種地貌,以丘陵崗地為主,崗沖起伏,海拔多在15~80m之間,平均海拔20m~40m。
合肥地表水系較為發達,江淮分水嶺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嶺北為淮河水系,嶺南為長江水系。合肥是全國省會城市中唯一一個有五大淡水湖的城市,巢湖已經變成合肥的內湖,當巢湖水位達12米時,湖泊面積達到820平方公里,所以也被稱為“八百里巢湖”。
目前,合肥正著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即著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高地、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高地、具有國內領先優勢的數字經濟高地、內陸開放新高地、優質優良宜居宜業的生態高地,在全面從嚴治黨上當好示范。
供水現狀
合肥供水集團始建于1954年,為市屬國有獨資大型企業。主要承擔合肥市區和巢湖、肥西、北城等區域的供水保障與服務工作。目前,合肥供水集團資產總額為112億元,下轄制水廠9個,日供水能力231萬立方米,直徑75毫米以上供水管網8695公里,用戶240萬戶,服務面積650平方公里。
2019年合肥市平均日供水量168.3萬m3,最高日供水量194.7萬m3。近幾年,合肥供水量增速很快,年均增長率約7.5%。2020年8月19日,供水量最高達195.4萬m3,創歷史新高。合肥用水結構基本保持穩定狀態,工業、生活、經營用水量保持同步增長,用水結構基本穩定。
2006年-2019年合肥市主城區供水最高日、平均日變化圖(日變化系數約1.2)
水廠布局現狀
合肥現有水廠9座,包括二水廠、三水廠、四水廠、五水廠、六水廠、七水廠、雙墩水廠、巢湖二水廠、巢湖三水廠,供水能力達231萬m3/d。
合肥現狀供水布局主要存在以下三個問題:一是從水廠供水能力角度看,部分水廠受原水條件限制,沒有完全發揮能力。二是從水廠布局角度看,由于城市發展的歷史原因,以及合肥的地形地貌、特定的地理條件,導致了合肥水廠的布局不太合理,水廠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區的中部、北部和西部片區,而南部、西南和東部片區無水廠,供水區域有待優化;三是大多數水廠無深度處理工藝,應對水源水質變化的能力較弱。
編輯:郭香蓮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