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澳門,“有井就有人住”,由于海水咸不可食,清甜可口的水井可是當地的稀有資源,對于老灣仔人而言,去珠海喝茶再帶些水回去是年輕時改善生活品質的時興活動。
圖:澳門早期從事擔水工作的婦女
二十世紀中葉,隨著澳門的高度發展,人口激增,地下水資源頻頻出現緊缺,伴上冬季“咸潮”停水,澳門居民飽受水荒之苦,然而,以華商投資為主導的澳門供水事業卻面臨著資金投入有限,難以平衡水源保障、引水工程建設、管網擴建更新、水處理技術提高的多重發展難題。因此,1985年,為了解決供水投入資金短缺、提高供水效率、改善公用服務質量,更好地滿足澳門經濟發展和市民用水需求,澳門參照法國特許經營經驗,孕育了亞洲第一個城市供水領域實施的PPP項目(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政府部門與私人部門伙伴關系)。私營近50年的澳門自來水公司在先后接收香港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和蘇伊士環境集團的入股之后,成功實現改組,并獲得了為期25年供水專營合同,即供水系統服務的特許經營項目——最終產權保留給政府,投資經營權將以專營協定的方式委托給澳門自來水公司負責。
作為亞洲第一個供水PPP項目,合作雙方均具有清晰的目標——提高澳門供水服務水平,解決澳門用水難題。因此,澳門自來水特許經營合約始終保持著極高的項目透明度,注重合約履行過程中的監管,不但執行有關項目的合約協議均在特區政府公報中予以披露和發布,而且規定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需要每五年提交供水指導計劃、投資計劃以及每年提交年度投資方案至澳門特別行政區核準。
在1986-1999第一個五年發展中,澳門自來水公司在西江磨刀門水道引水工程、水處理能力、水質檢驗能力、自動化泵站、供水管網等方面投資近1.36億來綜合提升供水能力,逐步實現了供水系統自動化。伴隨著極高的項目透明度,澳門市民見證了澳門自來水公司的良好發展的態勢以及十分理想的經營狀況。在1990-1995第二個五年發展中,澳門自來水公司計劃投資2.5億,進一步擴建了西江磨刀門供水系統,修建自來水處理廠、配水庫,擴充檢測能力與模擬實驗裝置,日供水能力增長至27萬立方米,水質達到歐共體飲用水水質標準。穩步提升的供水服務能力增強了用戶與政府對澳門自來水公司的信心與信任。過程中,合約雙方積極履約的意識為該項目的有序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合作基石,足以面對澳門供水未來不可預測的挑戰。
21世紀以來,由于環境污染、全球變暖,珠三角淡水供應受咸潮影響愈演愈烈。為了保障澳門用水安全,澳門自來水不僅安排專職工作人員監測磨刀門河道和珠海四個水庫的水質,還修建了珠海廣昌泵站以取道西江水接泵抗咸。但是2004年9月,海水倒灌、涌入的“命門”西江,澳門自來水水質監測大樓內的氣氛十分緊張——
“珠海廣昌泵站取水口的檢測報告發來了,氯化物600mg/L。”
“這咸度超過了供水標準的16倍,大水塘勾兌稀釋也會超過250mg/L!”
“這已經超過咱們的能力范疇,災情緊急,我們需要向澳門海事局請援!”
時任澳門自來水總經理的范曉軍肩負著公司與珠海、珠江委的溝通重任,率先提出了從國家層面,通過流域規劃等方法,多層次解決珠海和澳門咸潮問題。在國務院、水利部、廣東省政府和澳門政府的積極協調之下,通過2005年1月17日,貴州天生橋一級開閘放水,沿途1300多公里,史無前例的“千里調水”方案正式實施7天后,滾滾的西江水跨越黔、桂、粵三省區域抵達澳門,化解了珠澳兩地的咸潮之困,兩地老百姓都過上了一個幸福安穩的春節。
千里調水這一壯舉不僅讓國家水利部在澳門老百姓中樹立了很高的威信,而且澳門政府和澳門自來水也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信任。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壓咸補淡”的困難,在粵澳合作聯席會議機制下,2006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建立起了常態化的供水合作機制,與此同時,原水購買也從企業行為上升到了政府責任,極大程度上緩解了珠澳兩地供水公司在原水成本上的壓力。
圖: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偉文分享澳門供水服務經驗
回顧澳門供水專營合同的25年,澳門自來水公司以“供優質食水,創優質生活”為承諾,有效履行專營合同,期間為了與全澳共同渡過亞洲金融風暴曾自降3%水費長達十年。在咸潮、非典等重大危機面前,與政府一同面對,共渡難關,不僅獲得了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本澳市民的廣泛認可,而且建立起了堅實的互利共生關系。在與政府良性溝通的基礎上,2009年11月30日,澳門供水PPP項目順利續約20年,新專營合約進一步明確了政府與供水企業的責任與義務,一方面明確澳門自來水專注自來水的生產、供水及客戶服務,另一方面持續強調政府對項目運營質量過程中的監管責任,通過對比周邊城市供水服務,激勵澳門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不斷提高管理效率。
E20環境平臺曾兩次作為第三方機構,受邀參與了澳門專營合同的履行情況的評估工作。在走訪澳門政府代表及澳門民政總署代表過程中,E20團隊深入體會到了澳門供水PPP項目的優勢:合約雙方對供水責任的清晰認知,并始終保持開放和專業的態度,以積極解決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保障居民公平用水的權益。例如,澳門自來水在原水費和水費收取上的特別之處——近年來原水費上漲的勢頭比較明顯,按照新專營合同,特區政府向珠海購買原水,收取澳門自來水公司水資源費,代替之前的由自來水公司直接向珠海購買原水,相當于特區政府補貼了原水價格。與此同時,水費模式由之前的澳門自來水自收自得變為澳門自來水代澳門政府向市民收取水費,水費返還澳門政府后,政府支付澳門自來水供水服務費,并給予了企業每年一次調整供水服務費的機會。這一改變有效維持了水價的穩定,維護了市民的利益,并且有助于政府更好地調控水價,維護企業保持合理收益水平,持續健康發展。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