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3 在純凈水中使用帶有乳膠微球的ZW10模塊在針孔和纖維斷裂下對濁度和MS2 LRV的影響
在MBR運行中測得的污染物LRV和相關的濁度
以下各節介紹了階段1c和階段2的測量污染物LRV和相應的在線滲透濁度測量(階段1c和2均為混合液的膜過濾;即MBR)。濁度增加通常與膜損傷嚴重程度有關。并提供了觀察到的污染物去除的概率圖,滲透物濁度小于0.2 NTU。
原生動物LRV(階段1:混合液滲透)
表1總結了原生動物替代枯草桿菌的LRV結果(從混合液到滲透液)。對于18個數據集中的9個數據,膜滲透濁度小于0.2 NTU,而對于其他9個實驗,膜受損程度足以產生更高的滲透物濁度。
表格1:階段1:枯草桿菌LRV(混合液滲透)和相關滲透濁度
對于滲透濁度大于0.2 NTU的數據集,其LRV通常低于滲透濁度小于0.2 NTU的數據集。
膜滲透濁度小于0.2 NTU的LRV觀測數據的概率圖見圖4。觀察到的LRV中值為5.7 log。100%全樣本的LRV等于或大于4.9 log。
圖4 階段1:原生動物代表枯草桿菌的膜LRV(混合液滲透),滲透濁度< 0.2 NTU
大腸菌LRV(階段2:混合液滲透和污水滲透)
表2和表3分別總結了通過膜過濾系統(混合液滲透)和通過生物反應器-膜系統組合(廢水滲透)獲得的總大腸菌群、糞便大腸菌群和大腸桿菌的LRV結果。
對于這81個數據集,有54個膜滲透物濁度小于0.2 NTU,而對于其他27個數據集,有足夠的膜損傷以產生更高的滲透物濁度。滲透濁度大于0.2 NTU的數據集的LRV通常低于滲透濁度小于0.2 NTU的數據集的LRV。
根據膜滲透物濁度小于0.2 NTU的觀察數據集創建LRV概率圖。圖5和圖6分別顯示了通過膜過濾系統本身和通過生物反應器-膜系統的組合實現的去除程度。在整個膜過濾系統的LRV的中,總大腸菌群的中值LRV為6.1 log,糞大腸菌群為6.0 log,大腸桿菌為5.3 log。對于組合的生物反應器-膜系統,觀察到的LRV中位數,總大腸菌群為6.6 log,糞大腸菌群為6.4 log,大腸桿菌為6.2 log。
對于通過膜過濾系統實現的去除,所有樣本集中有95%的總大腸菌群的LRV大于或等于4.2 log。對于糞大腸菌群,所有樣本集中有95%的LRV大于或等于4.3 log。對于大腸桿菌,所有樣本集中有95%的LRV大于或等于4.3 log。對于組合的生物反應器-膜系統,所有樣本集中有95%的大腸菌群的LRV大于或等于5.0 log。對于糞大腸菌群,所有樣本集中有95%的LRV大于或等于4.8 log。對于大腸桿菌,所有樣本集中有95%的LRV大于或等于4.8 log。
表2 階段2:大腸桿菌LRV(混合液滲透)和相關滲透液濁度
*使用分析檢測極限計算滲透物中未檢測到的大腸菌群值時的LRV。
表3 階段2:大腸菌LRV(滲透廢水)和相關滲透物的濁度
*使用檢測限計算在滲透液中發現的非大腸菌群值時的LRV。
圖5a 階段2:總大腸菌LRVs(混合液滲透),滲透濁度< 0.2 NTU
圖5b 階段2:糞便大腸菌LRVs(混合液滲透),滲透濁度< 0.2 NTU
圖5c 階段2:大腸桿菌 LRVs(混合液滲透),滲透濁度< 0.2 NTU
圖6a 階段2:總大腸菌群LRV(污水滲透),滲透濁度< 0.2 NTU
圖6b 階段2:糞便大腸菌群LRVs(污水滲透),滲透濁度< 0.2 NTU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