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期的項目信息及企業動態中可以看到,在流域治理板塊,三峽集團獨樹一幟,拿下了水環境后半場的大多數項目,并通過合縱連橫將水生態環境保護的方式方法帶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高度。在這張宏圖之下,三峽集團大過了所有的環境企業,其挑戰及壓力也明顯區別于過往環境企業的所遇所感。
2018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國務院國資委印發三峽集團新的戰略發展定位文件,明確三峽集團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發揮基礎保障作用、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發揮骨干主力作用。這也意味著三峽集團在新時代有了新的戰略發展目標。按照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的最新提法,“三峽集團要在水資源相關產業大顯身手,兩翼齊飛,不僅要做最大的清潔能源集團,而且要做最大的生態環保集團。”
從近期的項目信息及企業動態中也可以看到,在流域治理板塊,三峽集團獨樹一幟,拿下了水環境后半場的大多數項目,并通過合縱連橫將水生態環境保護的方式方法帶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高度。在這張宏圖之下,三峽集團大過了所有的環境企業,其挑戰及壓力也明顯區別于過往環境企業的所遇所感。
大縱橫——高于行業、高于部委的視角
在系統治理這一層面,治污不再是單個項目的事情。“水十條”及“長江大保護”任務之下,行業太需要一個平臺去落實國家政策層面要求,關注省市、部委等各方的管理訴求和利益訴求以獲得更多支持,整合系統機制和服務能力,為系統化治理制定規則,和其他行業進行合作等等。這個平臺需要體現國家意志,需要有高于行業、甚至高于部委的視角。
三峽集團扮演了這個角色。它搭起了一個巨大的平臺,也展示出了其作為行業平臺的合縱連橫及整合推進實力。
1、整合產業力量
2018年來,三峽集團前后簽署了幾十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快馬加鞭地牽手了一大波新老朋友,努力實現合作、互利與共贏。由于合作企業陣容強大,被行業稱為“三峽集團的豪華朋友圈”。(相關閱讀→《 長江大保護里的“高富帥” 818三峽集團的豪華朋友圈》)
經過數年的積累和梳理,今年6月5日,長江生態環保產業聯盟宣布成立。聯盟匯集了產業相關的最精銳力量,將多家頭部金融機構、研究機構、咨詢機構、環境企業、建筑公司納入其中。(相關閱讀→ 《長江生態環保產業聯盟成立大會環境日在蕪湖召開》)
包括:同濟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研究中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長江生態環境工程研究中心等入選研究專業委員會;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中國通用咨詢有限公司、北京金準咨詢有限公司、北京清控偉仕有限公司、E20環境平臺入選咨詢專業委員會。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電建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等入選規劃設計專業委員會;北控水務集團、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東方園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桑德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水環境集團、蘇伊士新創建有限公司、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選投資運維專業委員會;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入選建設專業委員會。
近期,三峽集團對產業力量的整合從協議框架到了股權及項目合作:認購了包括北控水務、武漢控股、國禎環保等企業部分股權(其中國禎環保為控股認購),與多家企業組建聯合體拿單,合作走到了更深入的階段。
2、資金籌措
在上述產業聯盟中,便特設“金融專業委員會”,中國農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入列金融專業委員會,為大保護基金提供支持。
今年10月,由三峽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北控金服(北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聯合發起的“長江綠色發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億元。其中,三峽資本持股比例70%,北控金服持股比例30%。這部分基金將會“重點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重點投向水資源高效利用、水生態修復、水環境保護等領域”。
10月,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在北京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舉行座談,雙方就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合作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11月,三峽集團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以助力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為宗旨,圍繞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建設、清潔能源開發和脫貧攻堅等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和多領域合作。
此外,三峽集團在債券市場也有著順暢的融資渠道。債券品種多、金額大,僅2019年綠色公司債券,證監會的批準金額便為“不超過人民幣 200 億元(含 200 億元)”。從三峽集團債券市場半年報來看,當前三峽資產負債率僅為48.71%,融資空間充裕。
三峽集團債券基本情況
3、多方溝通
三峽集團是由國務院批準成立,為建設三峽、開發長江而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已發展成為總資產超8000億的中國最大的清潔能源集團和全球最大的水電開發運營企業。在優越基因及行業地位的帶動下,三峽集團與中央部委、地方政府的溝通要更加便捷順暢,為推進區域聯合打下基礎。去年,三峽就與長江經濟帶沿岸的湖北、湖南、重慶、宜昌、九江、岳陽、蕪湖等地的地方政府簽署大量合作協議。今年以來,座談與簽約繼續進行。重點事件如下: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