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綠色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制造2025》提出要在2020年完成千家綠色工廠的創建。為此,工信部自2017年至今已組織四批綠色工廠創建申報工作,已經有超1000家獲批國家級綠色工廠。為促進我國綠色制造腳步越走越穩,綠色工廠實踐取得更為豐碩的成果,其中一些綠色工廠服務商充分彰顯了責任與擔當,以開放、共享的包容情懷分享他們在為綠色工廠提供服務方面的成果與經驗,愿我國綠色工廠創建任務更進一步。今天分享中競同創能源環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服務綠色工廠方面的案例。
1、技術企業簡介
中競同創能源環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競集團”)是能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綜合服務提供商,是國家發改委、工信部首批備案的節能服務公司,創始于2002年,擁有6家分、控股子公司,業務遍及28個省市自治區,致力于節能、環保、新能源三大業務領域,業務涵蓋咨詢服務、技術服務、產品服務、托管運營服務四大板塊,為客戶提供高品質、可信賴與系統化的綜合能源服務。
2、技術情況
2.1、壓縮空氣系統節能技術原理及工藝
目前我國電機能效比發達國家低3%-5%,但電機系統能效低于發達國家10%-35%,由此可見,當前我國工業壓縮空氣領域節能側重點依然在“單機優化”和“局部優化”,系統節能還未成為主流,節能空間巨大。在此背景下,我公司率先將北歐先進的壓縮空氣系統節能服務理念引入國內,并結合我國工業企業實際情況進行協同創新,將“大數據分析+云計算”技術引入壓縮空氣系統節能領域,從技術和管理兩方面進行“精細化節能+持續化改進”,在 CDA(Compress Dry Air)系統整體節能的同時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的節能降耗并制定長期優化策略,幫助企業管理者降低運營成本,實現和保持節能效益最大化。此外,將“大數據”應用于工業領域,對于行業數據的積累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該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經過整體GreenCDA服務流程,通常可為壓縮空氣系統實現年節電率10%-35%。目前市場現有的空壓機節能技術通常仍為傳統方式,即“單機”優化或“單元”優化,采用系統節能方式提供整體節能服務的企業較少,該模式可謂是“互聯網+”模式在工業節能領域的創新嘗試,在國內同行業處領先地位。
2.2、熱泵余熱回收利用技術原理及工藝
我國余熱資源豐富,余熱利用節能潛力巨大,采用余熱回收裝置應用于空壓站冷卻水余熱回收、化工行業冷卻水余熱回收、中央空調系統冷卻水余熱回收、其他行業冷卻水余熱回收等,裝置對熱源水溫度要求寬泛,可以提供較高的出水溫度,回收熱量可用于制備生活熱水、采暖循環水、工藝加熱用水等,為用戶節約較大的能源開支,節能減排效益顯著。
熱泵的工作原理為:熱泵(Heat Pump)是一種將低溫熱源的熱能轉移到高溫熱源的裝置,壓縮機出氣為高溫高壓氣體,經冷凝器換熱變為高壓低溫汽液混合物,失去的熱量由熱水帶走為用戶供熱,經儲液罐和膨脹閥變為低壓低溫氣體進入蒸發器蒸發吸熱,吸收外界低品位的熱能(制冷系統冷凍水的熱能),最后蒸發器出來的低壓氣體進入壓縮機完成循環。其工作原理示意圖見下圖:
2.3智慧能源管理云平臺技術原理及工藝
技術原理:
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是基于大數據支持下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統,采用自動化、信息化技術和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對用能單位能源的購入存儲、加工轉換、輸送分配、終端使用環節實施動態監測、統計、分析、控制和管理,實現能耗數字化、管理動態化、數據可視化、節能指標化的節能降耗管控一體化系統。
技術功能:
用能實時監控:通過多種方式對能耗數據、運行參數和環境參數進行實時采集,實現對用能單位的能源利用狀況實時監測。
節能優化管控:對重點用能系統、區域和主要用能設備,采用智能化手段,根據節能控制策略自動調節用能系統參數進行節能優化控制。
能源綜合管理:通過采集、監測和控制,實現能耗統計分析、對標管理、預警報警、費用管理、考核公示、能耗報表、定額管理、設備管理、數據上報等功能,滿足用能精細化管理要求,實現各級平臺互聯互通。
3、示范應用案例分析
3.1、壓縮空氣系統節能技術應用案例
本項目應用單位為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改造前,用戶單位壓縮空氣系統存在缺乏單獨能源的計量及監控系統,空壓機站房負壓過大、系統緩沖能力不足、干燥機設備配置、控制模式不合理等狀況。
通過安裝GreenCDA-Platform智慧管理云平臺對客戶壓縮空氣整個系統的能效現狀進行精確診斷,發現一系列系統不合理運行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對應的優化改造措施并分階段進行實施。經改造,用能單位壓縮空氣系統得到了全面優化與提升,實現了系統運行數據的實時在線監測與分析,用能狀況優化與遠程監控。項目年平均節能率達19%,年節電效益達400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3.2、熱泵余熱回收技術應用案例
本項目應用單位為北京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經改造項目每年減少蒸汽使用量7695t,大大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時降低了原系統噪音值,優化了員工的工作環境,節能環保社會效益顯著。本項目總投資450萬元人民幣,經改造,項目年節約蒸汽8420.8噸,綜合節能效益約261萬元,1.7年可收回投資。
3.3智慧能源管理云平臺技術應用案例
本項目應用單位為北京寶沃汽車有限公司,通過應用基于數字化節能設備技術,以及智能化控制相關參數,寶沃汽車的制造過程能耗大大低于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能耗指標,2019年9月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綠色工廠名單。
智慧能源管理平臺建設完成運行后,廠區的能效精細化管理看得見,同時也提高了管理者和工人的工作效率;這套系統通過大數據對能源消耗的規律進行分析,挖掘節能空間,并通過集控系統對設備進行控制,達到了節能降耗的目的;同時通過這套系統我們還提升了過程管理的透明度,樹立了節能意識,有效地杜絕了能源浪費,為節能決策提供了數據支撐。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