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綠色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制造2025》提出要在2020年完成千家綠色工廠的創建。為此,工信部自2017年至今已組織四批綠色工廠創建申報工作,已經有超1000家獲批國家級綠色工廠。為促進我國綠色制造腳步越走越穩,綠色工廠實踐取得更為豐碩的成果,其中一些綠色工廠企業充分彰顯了責任與擔當,以開放、共享的包容情懷分享他們在綠色工廠創建道路上的成果與經驗。今天分享安徽華潤金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綠色工廠創建道路上的案例。
安徽華潤金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金蟾”)是一家以中藥、西藥、中藥飲片制造、加工、銷售為主、兼營中藥材種植、養殖及科技成果開發、轉讓的股份制醫藥生產經營企業。主導產品為“金蟾牌”華蟾素系列(包括華蟾素注射液、片劑、口服液),該類產品是以我國傳統藥材---中華大蟾蜍的陰干全皮為主要原料,利用現代高新技術精制而成的純中藥制劑,系國內首創、獨家生產。
華潤金蟾目前設計產量(項目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水針劑2億支,口服液6000萬支,片劑1億片,硬膠囊劑3億粒,動物藥提取200噸,配方顆粒提取原藥材量2600噸,配方顆粒450-600噸。目前有小容量注射劑、顆粒劑、口服制劑等劑型,所有劑型生產線全部通過了國家GMP認證,近年來每年實現25%的增長幅度,2018年實現銷售收入4.8億元,實現利潤8130萬元,公司綜合競爭力、市場銷售收入和利潤均位居安徽省醫藥行業前列。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為安徽省醫藥生產骨干企業。
華潤金蟾建立了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中藥動物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先后獲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安徽省優秀技術中心、安徽省產學研示范企業、安徽省科技創新型試點企業、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先后承擔了國家科技部重大新藥創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標準化建設、國家工信部中藥材扶持項目、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市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科技應用重大項目等科技項目的研發工作。科技成果申請發明專利36項,獲得發明專利授權16項,榮獲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安徽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華潤金蟾在綠色工廠創建方面的主要成果包括:
2015年開始,華潤金蟾對工廠車間進行智能化改造,2017年5月共投資9669萬元,完成了中藥配方顆粒提取數字化車間的改造,結合車間控制系統和ERP系統,實現中藥配方顆粒提取的全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為提高公司中藥產品提取生產中的工藝品質控制水平,展現企業的現代化,為實現一流的數字化提取車間奠定技術基礎。
華潤金蟾光伏項目于2017年03月11日動工建設,并于2017年06月23日并網發電。項目充分利用了公司廠房屋頂資源鋪設光伏板、在廠區閑置地面建設光伏停車棚。項目總裝機容量5.89MW。在25年運營周期中可實現總發電量1.39億kWh,年平均發電量可達到557萬kWh。與同容量燃煤發電廠相比,每年節約標煤2488噸,相應可減排燃煤所產生的SO2約188噸,減排溫室效應氣體CO2約5797噸。該光伏項目的建設對于當地環境保護、減少大氣污染具有積極的作用,并有明顯的節能、環境和社會效益。
近年來華潤金蟾各種產品的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主要是一直在持續實施各項技術改造項目,包括:配方顆粒提取車間顆粒干燥塔更換項目、配方顆粒提取車間單效濃縮器真空系統的改造項目、冷庫墻體保溫改造項目、大氣冷凝器循環水箱改造、園區集中供熱替代原有20t燃煤鍋爐、光伏發電項目、風能路燈項目、反滲透水處理系統濃水再利用項目、浴室熱水系統改造、更換節能燈項目、公司污水處理站消泡用水的改善項目、配方顆粒提取車間帶式干燥機真空泵冷卻水可循環利用改造項目、污水處理站清水利舊項目、臭氣治理項目等等。
華潤金蟾進行了幾項節水項目節約用水,效果顯著:(1)真空系統改造提升產能,利用污水處理站處理后的終水作為水源,向冷水塔水箱不斷補水,節約了新鮮水的使用。(2)進行濃水回收利用改造,結合污水處理工藝濃水供陶粒池反沖用水,節約水資源。(3)通過污水處理站清水利舊項目,污水處理站處理好之后的清水再利用,一是接管道直接進入中藥提取車間大氣冷凝器蓄水池,滿足大氣冷凝器用水;二是接管道清水用于沖刷清洗中藥提取出渣間地面和廠區衛生。每天節約用水80噸。
2018年,華潤金蟾投資195萬元建設臭氣治理項目,對廠區污水處理站、動物藥提取車間進行臭氣整治,該措施有效的改善了園區的生產生活環境,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綠色制造水平,為進一步打造綠色工廠奠定了基礎。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