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有關三種泥的思考|想好污泥的處置利用,才能迎來柳暗花明

時間:2019-09-05 09:10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徐冰冰整理

評論(

“談了十幾年污泥問題,但是80%到90%談得都是污泥處理,而污泥真正的難點在處置上。我們不能回避處置的問題,要先把處置談好,再銜接處理,處置決定處理,才是真正的初衷。”陳祥認為污泥處置目前只有“用、埋、燒”三個方向,除了土地利用、建材利用等資源化利用方式以外,還有填埋和焚燒方式。我們應該先想好、講好和做好污泥處置,使污泥問題能真正“落地”。比如我們常常會把污泥農用等同于污泥土地利用,農用不行就等同于土地利用不行。其實,污泥農用只是污泥土地利用的一個方面,我們需要明確污泥土地利用包括園林利用、林地利用、農用和未利用地土壤改良等,應根據不同土地的特性進行相應的科學分析。

上海在完成污泥干化焚燒,解決污泥自身消納問題的同時,這兩年還對污泥焚燒廠灰渣的資源化做了很多工作。在灰渣的資源化上,陳廣介紹了三種方式。其中,第一種和第二種是上海目前已經開展小規(guī)模工業(yè)生產性試驗。

第一種方式,將污泥的焚燒灰渣作為水泥原料加到水泥生料里,投加比約3%左右,然后通過水泥窯高溫煅燒,形成水泥熟料。“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兩百余噸灰渣規(guī)模的工業(yè)生產性試驗,形成約6000余噸水泥熟料,各項指標均符合《硅酸鹽水泥熟料》的標準。對使用這批熟料制成的水泥成品做了3天、7天、28天強度實驗,試驗結果各項指標達到且優(yōu)于《通用硅酸鹽水泥》標準。”

第二種方式,將污泥的焚燒灰渣直接加入污泥的熟料中,變成硅酸鹽水泥產品,加的比例稍微高一點(8%左右),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50噸灰渣規(guī)模的工業(yè)生產性試驗,形成約625噸硅酸鹽水泥,各項性能指標均符合《通用硅酸鹽水泥》標準。上述兩種方式可能接下來一兩年要把這個方向全產業(yè)鏈流程打通。

第三種方式,因為污泥的焚燒灰渣中磷含量很高(約10%~12%),可以提取磷制成磷酸銨,磷酸銨產品可以作為土壤的緩蝕劑和改良劑,現在這種資源化方向還處于實驗室階段。

為解決重慶市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難題,重慶市風景園林科學研究院研發(fā)的城鎮(zhèn)污水廠污泥園林資源化利用成套技術被重慶市政府納入《重慶市城鎮(zhèn)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實施方案》,成為主城區(qū)污泥處理處置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重慶市風景園林科學研究院工作的陳祥分享了自身對于污泥園林利用的思考。他指出,我們國家的園林綠地規(guī)模很大,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城市園林綠地面積約4500萬畝,規(guī)模是很大的。而且園林利用除了具有不直接進入食物鏈的優(yōu)勢之外,還有四大優(yōu)勢:

第一,政策優(yōu)勢。國家“土十條”明確提出,達標處理的污泥可以園林利用,這是國家層面政策中非常明確提出來的土地利用方向。

第二,距離優(yōu)勢。城市園林綠地是離污泥最近的土地。

第三,養(yǎng)分優(yōu)勢。污泥里面養(yǎng)分含量是比較高的。園林綠化土壤標準規(guī)定了土壤有機質的范圍是1.2%~8%。我們的污泥處理產物有機質一般都能達到25%以上,甚至于45%以上,是園林種植土壤低限要求的20倍以上;氮磷鉀養(yǎng)分方面,一般的城市土壤折算后的中位數在0.6%左右,我們的污泥處理產物總養(yǎng)分一般都能達到3%以上,高的甚至能到10%,是普通城市土壤的5-16倍。

第四,入門話語權優(yōu)勢。園林行業(yè)總體上是認可《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園林綠化用泥質》作為污泥園林利用的準入門檻,對于污泥園林利用我們是有入門的話語權的。

通過分析污泥園林利用的特點,陳祥提出了一條“污泥園林多樣化產品市場化利用”的道路。之所以提出“多樣化”的概念是因為園林行業(yè)需求的產品多種多樣,園林不僅僅需要營養(yǎng)土、園林專用肥料等產品,還需要多種多樣的基質,以及栽植土壤等產品,而且園林產品的有不同的質量要求。“市場化利用是污泥園林利用的最終方向,因為園林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的行業(yè),其資源配置權掌握在市場手里,我們要走通園林利用這一條路,就只有適應這個行業(yè)的規(guī)律,把它實現市場化。”

污泥處置未來發(fā)展思考

對于污泥未來的發(fā)展,張悅強調,污泥處置應樹立頂層的生態(tài)文明觀念,順自然而為。他認為,所有的廢棄物實際上就是兩大類:能腐爛的物質和不能腐爛的物質。

能腐爛的物質主要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它來自于土地和光合作用,也是生態(tài)產物,能夠被微生物降解,最終將回歸到土地中去,融入自然,形成循環(huán)的自然鏈條。這類物質必須走徹底循環(huán)的道路。污泥就屬于這類物質。“希望所有污泥產品,能夠真正回到農業(yè),要進入食物鏈,而不僅僅是回用到林業(yè)和城市園林。”

不能腐爛的物質是工業(yè)革命產物,比如塑料、金屬、玻璃,這類物質不可以循環(huán)回到大自然中去。因此,對于能腐爛的物質,要做好循環(huán)。不能循環(huán)的工業(yè)化石廢物,要做好“再用”,替代原材料,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汲取和開發(fā)。生態(tài)文明,既要以人為本,更要以天為本,只有以天為本,才能以人為本。

張悅還指出,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產物,具有生命的組織結構,這種結構最基本的功能是“保水”,水是生命之源。所以,污泥處理的第一難題是“脫水”,和生命的結構爭斗,難度可想而知。同時,正因為污泥也是生命體的積聚,它里面一定含有生命物質,這種物質必然存在不可想象的利用價值。因此,張悅還提出,處理污泥重在“分離”,要把好的東西、生命物質分離出來;把有害的東西、差的東西,比如重金屬及無機廢物等分離出去;再把這些好的東西萃取濃縮,形成高價值的污泥的精致化產品。這需要科技和創(chuàng)新,需要研發(fā),但關鍵是研發(fā)的目標和科創(chuàng)的理念要正確。

楊向平希望未來能夠做好管網養(yǎng)護,解決污水廠進水濃度,這樣污泥穩(wěn)定化的技術慢慢會有提高。另外,污泥的社會化特別強,也需要社會各方的政策來支撐,需要企業(yè)進行創(chuàng)新。

唐建國希望未來不用再討論河道污泥問題,沒有河道污泥需要處理。希望管網的養(yǎng)護成為常態(tài),通溝污泥養(yǎng)護以后的標準能夠到零。未來在源頭上能把污泥的重金屬問題解決了,更多地關注重金屬形態(tài),而不是重金屬總量。

談到三種泥,陳廣也希望未來重金屬超標的河道底泥的處置能夠得到重點關注。通溝污泥必須花更大精力清除,希望未來五年上海污水管道能夠越清越凈。“還有一個問題,自從上海干濕垃圾分類以后,通溝污泥處理廠產生的柵渣和沉沙等垃圾,包括污水廠日常產生的格柵垃圾、沉砂垃圾等,均沒有很好的方式處理,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出臺相關規(guī)劃及技術規(guī)程,指導生產實踐。”對于市政污泥未來的道路,陳廣有著三個愿望。

編輯:徐冰冰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huán)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huán)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