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污水處理行業已逐漸步入專業化運營階段,污水處理廠提質增效問題成為行業焦點。近兩年相關政策的相繼出臺也助推管網及污泥問題成為行業熱點。在此背景下,中國水網開展“2019年度市政管網檢測修復&污泥處理處置優秀案例評選”。2019(十一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E20研究院數據分析師張曉娟對本次案例評選做了詳細匯報,詳細介紹了案例評選背景、評選流程、專家陣容,并代表本次評選組委會揭曉了“2019年度市政污水管網檢測修復優秀案例”、“2019年度污泥處理處置優秀案例”。
張曉娟
政策助推市場快速釋放
近兩年,國家相關部委出臺了多部關于市政污水管網以及污泥的政策,政策的出臺推動了市政污水管網以及污泥行業的發展,并促進管網以及污泥市場加速釋放。
2018年7月發改委發布《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提出加快構建覆蓋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價格機制;2019年5月,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和發改委三部委聯合發布《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提出要落實排水管網周期性檢測評估制度,逐步建立以5—10年為一個排查周期的長效機制和費用保障機制,同時還提出對于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BOD低于100 mg/L的,要圍繞服務片區管網制定“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
環境整治剛需驅動行業發展
一、市政污水管網現狀分析
1、污水收集底數不清 需大幅提升實際收集率
對比分析城市及縣城污水收集及處理情況,可以看出我國污水處理率歷年持續增長,截至2017年底城市及縣城污水處理率均達到很高的水平,均達到90%以上。用污水年產生量/年供水總量粗略估算歷年城市及縣城污水收集率(前些年不少研究會按照此方法簡單粗略估算)時發現,污水收集率變化歷年平緩增長,且已達到較高水平,2017年底城市及縣城污水收集率均80%以上。
假如按照上述污水收集率進行評估,評估結果與平時直觀看到的許多現象并不相符,例如: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偏低、黑臭水體治理效果不佳等均說明,我國污水實際收集情況存在較大問題,也就是說粗略估算數據偏高,我國實際污水收集率還比較低,與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的治理目標還存在較大差距。
另外,用該方法繼續對比分析不同省份污水收集及處理情況發現,不同省份城市污水收集率差異明顯,收集率較高的已達到100%,而收集率較低的僅60%左右,并且有近2/3省份城市污水收集率低于全國城市污水收集率。縣城污水收集率情況與城市基本相似,有半數省份縣城污水收集率低于全國縣城污水收集率。
盡管用污水年產生量/年供水總量估算的污水收集率偏高,但依然有很多城市和縣城污水收集情況不樂觀,說明這些地區污水管網問題相對更加嚴重。
2019年7月,遼寧省發布《遼寧省貫徹落實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委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重點任務》,提出更嚴謹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的計算方法,用向污水處理廠排水的城區人口/城區用水總人口來估算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文件同時提出到2021年底前,地級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70%以上,縣級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不低于50%,同時明確了14座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目標。
由此對比可以看出,用污水年產生量/年供水總量估算的污水收集率明顯偏高并且不符合實際現狀,污水收集率實際上依然處于較低水平。
2、二十年齡管道占比不斷增加 管網維護壓力加大
我國排水管道總長度逐年增加,其中20年以上老舊管道比例持續增長,全國范圍內污水管道維護壓力不斷增加。另外,受面積及城鎮化程度等因素綜合影響,不同省份城市及縣城管網長度差異較大。
3、污水廠進水濃度偏低現象很嚴重
三年提質增效行動方案提出,對于進水BOD小于100mg/L的污水廠,要圍繞該片區制定“一廠一策”的綜合整治方案。在此,基于《城鎮排水年鑒》中可獲得的污水廠數據,選取1500座污水處理廠作為抽樣樣本,分析18個省份污水處理廠平均進水BOD時發現,有近一半省份平均進水BOD小于100mg/L,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偏低現象很嚴重。
以上分析,均說明我國管網問題不容樂觀,要真正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二、污泥處理處置現狀分析
對比2018年各省城鎮濕污泥產生量及已運營處理設施處理能力時發現,多數省份污泥產生量大于處理能力,即大部分省份污泥處理能力不足。E20研究院估算并對比分析了歷年全國污泥無害化處置率,結果發現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逐年上升,2019年增長最明顯,達到70%以上。發展結果表明,伴隨近兩年相關政策的出臺,污泥處理市場處于加速釋放狀態。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