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2日,伴隨開市鑼聲的響起,首批25只科創板股票開始在上交所交易,科創板正式開市。截至收盤,25家公司首日平均漲幅約140%,其中安集科技漲幅居首,大漲約400%。25家公司成交額合計逾480億元,其中中國通號成交額近百億元。25家公司平均換手率約77%,其中安集科技換手率超過86%。截至收盤,25家公司平均市盈率約120倍。
靜靜流淌的黃浦江,正見證中國資本市場一顆耀眼“STAR”的誕生及升起。科創板從提出到正式開市,僅歷時259天,科創板在中國資本市場上演一場無與倫比的“速度與激情”,并將成為我國金融改革歷程中一塊永載史冊的里程碑。
2019年7月22日,伴隨開市鑼聲的響起,首批25只科創板股票開始在上交所交易,科創板正式開市。截至收盤,25家公司首日平均漲幅約140%,其中安集科技漲幅居首,大漲約400%。25家公司成交額合計逾480億元,其中中國通號成交額近百億元。25家公司平均換手率約77%,其中安集科技換手率超過86%。截至收盤,25家公司平均市盈率約120倍。(注:科創板還將有半小時盤后交易)。
整體來看,當前整體經濟平穩放緩,流動性充裕,中美貿易磋商重啟,風險偏好最差的時候已經過去,政策支持科技,便利并購重組,科技核心資產配置價值凸顯。首批25家科創板企業開市交易,這些企業發展背后離不開創新資本的支持,他們背后有著一大批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的身影。
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初步統計,首批25家科創板企業中,共23家企業背后得到了私募基金投資,占比達92.0%。私募基金在投產品共231只,為23家科創企業提供資本金約128億元。
其中,私募產品獲投最集中的企業有多達41只產品投資,10只以上產品投資的企業共9家,占比39.1%。投資本金最集中的企業獲得約25億元的投資,獲得10億元以上投資的企業共6家,占比26.1%,獲得2億元以上投資的企業共12家,占比52.2%。
專家點評:
光大資本執行總裁李真圣:
環保行業在科創板有很大的機會,成功的關鍵在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傳統的技術應用及模式與科創板需求是不符合的。從目前的環保市場來看,在很多領域傳統的技術是難以滿足政策及標準要求的,這是新的機遇,比如高難度廢水領域和部分固廢領域(油泥等行業),需要新興的創新技術,未來市場空間也足夠大,如果企業在這類領域里面有真正能解決問題技術和模式,將會是科創板所青睞的對象。
上海國際創投合伙人張曙東:
環保企業要成功登陸科創板,除了要有亮眼的業績外,擁有自己獨特的核心技術是最主要的,這是科創板最本質的要求。
上海復興高科技能源環境及智能裝備投資執行總經理鄭楠:
環保企業科創板嫁接資本市場的核心在于要打造自己獨特的技術,在技術方面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北京上善易和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新平:
1、科創板成功開市標志著科創板制度設計得到了市場的充分認同,資本市場定價權還給市場本身,這是一個重要的創舉,今后資本市場完善之路還很長,肯定會有不少坎坷。
2、對于A股市場來說,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迎來的將是“定價體系”重塑的長期過程。科創板對科技企業穩定預期的高成長性給予了充分的市場估值溢價,市盈率不再是唯一衡量指標,持續高成長預期同樣可以給予充分對價。英雄不問出處,持續跑得快就可以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3、科創板的設立將拓寬私募股權基金的退出渠道,激發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科技成長企業的熱情。
4、今天科創板上市的25家企業中沒有環境企業的身影,個人分析是因為環境產業通常被貼上了“公共事業屬性”的標簽,未能得到資本市場足夠的青睞,一方面是因為環境產業受監管政策和市場需求雙重因素驅動,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尤其是政策變化讓資本市場不能準確預測,從而心存顧慮;另一方面,環境產業通常是綜合多種工藝技術應用,單一技術要素驅動特征不夠顯著。
5、中國巨大的可持續發展市場需求驅動下的綠色技術創新同樣需要科技創新資本的持續投入,而環境產業肯定會孕育出持續創新型高成長科技企業,讓人欣慰的是環境產業的科技成長企業正在申報科創板上市的路上,期望不久的將來環境企業也能成功躋身科創板的閃亮舞臺。
附: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