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印染行業
印染業廢水排放總量在行業排名里排第五,COD(化學含氧量)排放總量排名第六。每生產1千米 棉印染織物耗水量近20噸。解決污染問題,并非通過污水處理就能解決,關鍵在于輸入的減少,通過控制輸入源頭減少用水、用蒸汽等資源利用,自然就實現了廢水排放的減少。
源頭減少的解決辦法有很多,比如節水設備、優化工藝、改造設備,實現更精準的用水控制、余熱回收,讓用水更平緩、更精確。在這里面就會用到優化的方法,對生產進行調控。現實中,這些調控方法的應用可以節省50%以上的用水,最終反饋到排放環節,就是減少50%的廢水,這樣不只能幫企業降低生產成本,還能降低資源的消耗及對環境的損害,工廠最終就能達到綠色工廠的要求。
污染物處理企業
這類企業需要處理的都是廢棄物、污染物,需要進行固廢/危廢焚燒,會產生硫、氮、二噁英等有害氣體或元素,所以最需要實現綠色轉型。我們通過數字化建設,幫助這類企業實現綠色轉型:
第一是三生模式。三生是指生活、生產、生態,打造熱平衡模型,采集各節點傳感器數據,用數據來量化各個指標,通過大數據實時調控、精細化管理。
第二是平臺建設。面向的是企業、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優化調控。實現資源、能源、環境、質量四要素的標準量化。
數據顯示,企業使用我們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以實現能耗降低5%-10%,節省的成本遠遠高于連接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成本。
工業園區
埃睿迪提供服務的一個綜合性工業園區,集中了輕紡、化學品、生物醫藥、食品制造等多個制造產業,基于園區工業企業生產及相關的環保問題,埃睿迪為園區提供了環保大數據平臺建設。
首先,在解決園區大氣監測的問題上。埃睿迪在園區周邊布置了80個微型氣體監測站,用以采集大氣六要素指標、可揮發性有機物、DMF、風力、風向、溫度等指標。通過大屏實時監控80個站數據的平均值,使得管委會能夠即時掌握園區氣體污染狀況。同時,在園區污水處理廠安裝出廠水在線監測儀,可以做到每五分鐘采集一個數據。
同樣,為了即時掌握園區內每家企業的排污達標情況。園區內的每家企業也都安裝了微型氣體監測站和污水在線監測儀,實時監測每家企業的污染物排放狀況。
除了實量監測和展示之外,園區環保大數據平臺還提供了“廢氣濃度歷史變化分析”、 “企業環保檢查不達標的分析”等功能。此外,園區大數據平臺的“園區危廢產生量的預測”, 結合了企業產能變化、工藝變化,建立了多套產品與危廢產量相關性模型,按照產業類別和危廢類別兩個維度進行預測。幫助管委會對未來園區危廢產生量進行提前預判,不僅利于園區整體與危廢處理工廠進行價格談判,同時,還可以將預測數據提供給危廢處理工廠進行產能規劃、生產調度。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