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工業互聯網被認定為將開啟互聯網的下半場。當前制造業巨頭正在加速轉型,搶灘布局工業互聯網平臺,信息技術企業也都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積極探索,巨大的市場空間正在呈現,如何評價工業互聯網的價值?當前工業互聯網發展過程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5月中旬,在埃睿迪專家組即將奔赴數博會之際,埃睿迪(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技術副總裁高振宇先生結合埃睿迪提出的“基于大數據的綠色工業互聯網平臺”理念,在接受數據觀“2019數博會網絡沙龍直播”采訪時,就以上問題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以下內容結合高振宇分享實錄進行整理
工業互聯網的基本作用
是產業賦能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已經在引發新一輪經濟變革。發展工業互聯網是技術、產業變革的趨勢,也是制造強國的要求。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促進了新舊動能的轉化,推動傳統工業升級改造,設備、系統、區域的互聯互通,讓資源、生產更大范圍、更高效率、更優化的配置和使用,促進新模式、新業態的產生。
工業互聯網不同于產業互聯網、消費互聯網。一方面,工業互聯網網要實現人、機、物的互聯,另外更多的是面向垂直行業的應用,需要細分垂直行業的工業知識。比如說鍋爐行業需要解決什么問題、環保行業需要解決什么問題......,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積累的工業知識和應用(模型、算法、設備互聯等)為企業賦能。而在工業互聯網企業賦能過程中,信息化技術是必要條件,但更重要的是工業知識的沉淀和深耕,并能借助一些載體進行專業知識能力的傳遞,這些知識載體就是工業模型。
如何實現賦能落地是中國
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最大挑戰
目前,中國的工業互聯網建設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在接下來推進的過程中,會面臨一系列的挑戰。
首先,網絡、平臺、安全是工業互聯網的三大抓手,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網絡用以實現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互聯;平臺體系則是智能發展的核心載體;安全,則是整個生產鏈安全、可信的保障。如何把三大體系形成智能閉環,這是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之一。
另外,中國的工業互聯網源自于兩化融合,目標首先是協作,然后做到共享、復用。然而,中國地大物博,工業企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可能有的企業還處在工業2.03.0階段,甚至手工作業階段。如何解決大部分工業企業的適用性問題,這是我們正在面臨又一個挑戰。
相形之下,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企業賦能的落地能力?我們認為需要解決工業互聯網在企業賦能中的“形”和“魂”。
“形”的解決:埃睿迪的辦法是敏捷、快速的構建數字孿生,把設備、工藝、產線、工廠都建立數字孿生,并通過IOT連接人、機、物等等數據。
“魂”的解決:幫助企業應用算法模型,利用企業自身的知識,以及工業互聯網平臺連接的外部知識,通過算法模型形成“大腦”。
這樣,通過“數字孿生的形”,加上“算法模型的魂”,就能踏踏實實的應用工業互聯網,解決企業賦能的落地問題。
工業互聯網應考慮
如何適用于中小企業
很多中小型企業對于信息化改造還存有疑慮,認為工業互聯網離他們還很遠,我覺得不是中小企業去適應工業互聯網平臺,而是工業互聯網平臺應考慮如何適應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有三大顧慮:
首先是資金成本。信息化改造,成本太高怎么辦?工業互聯網平臺需要考慮如何幫助企業低成本的實現連接,減少企業信息化改造、設備改造的成本/工作量。
其次是價值實現。如果只考慮讓企業連上來,卻沒有幫企業實現價值,企業免費都不會去連接。所以要讓企業看到價值:節能降耗方面能提升多少,工藝優化提升多少,設備利用率提升多少等等,企業看到了這方面的成效,自己就會主動接納工業互聯網平臺。
第三是時間成本。要快速的讓中小企業看到應用效果。需要搭建一個敏捷化的平臺,在形、魂兩個方面幫助企業快速實現賦能轉化。
此外,讓中小企業接受數字化發展模式,這個需要企業在認知上、生產模式上進行轉變。不僅需要貫徹在設備、工藝、生產線、工廠各個環節,還要在思想認知、運營模式上做改變。
埃睿迪是一個有著特別基因的IT公司,我們不僅僅具有大數據、IT的技術,更重要的是我們看重工業機理模型的能力,通過工業互聯網連接工業場景、運行工業能力,解決IT和OT的融合。中小企業只需要連接上來,通過配置的模式,就可以快速見到效果、節能降耗、實現價值。
埃睿迪如何幫助
傳統工業企業綠色轉型
綠色工業的核心是環保,指的是實現清潔生產、生產綠色產品的工業,其實質是減少資源消耗,同時實現廢物減量化、無害化,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埃睿迪利用基于大數據的綠色工業互聯網平臺,助力工業企業綠色轉型的方法論,是“輸入響應、優化調控”。工業生產有幾個要素:人機料法環測,也是工業生產的現場要素。利用大數據來實現綠色工業的發展也是針對這六大要素,每個環節都有輸入,需要響應,需要通過知識/模型/算法,實現控制,實現優化調控。以案例說明: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