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凝聚共識,推進排水管道提質增效、助力城市水環境質量提升”為主題的第三屆“水業國際大講堂”,11月8-9日在廣州成功舉行。北京恒通國盛環境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恒通環境)參與承辦了本屆大講堂的活動。恒通環境CEO、高級工程師劉許童作為行業專家應邀出席,分享了自己關于《城市排水管網優質建設與專業化運維管理的思考》。
關于城市地下管網建設,李克強總理曾經形象地打比方說:城市地下建設是外邊看不見的“里子”工程,但“里子”做好了,城市才真正有“面子”。如何做好這“里子”工程,為城市贏得“面子”,劉許童從“城市排水管網建設及運營管理問題剖析”“城市排水管網優質建設的內涵:建管并舉”“城市排水管網專業化運維管理的技術實施”“排水管網優質建設與專業化運維管理的探索”四個方面展開了論述。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城市排水管道長度為57.7萬公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排水管網建設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在總量、人均占有量、管網密度上,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受污水腐蝕、污物沉積與荷載等影響,排水管網存在破損、滲漏、淤堵等不同程度的結構性或功能性缺陷。加之城市排水管網管理粗放,排水管網建設、管理不善,容易引發城市內澇與黑臭水體的外源污染問題。對此,劉許童提出,應該轉變對城市排水管網的管理模式,從以建為主、以管為輔,轉為“建管并舉”。
眼下,我國新建排水管網的矛盾并不突出。劉許童指出,針對新建管網主要在于合理規劃、科學建設并考慮后期的管養。例如,在監控系統建設上要統一規劃,要做好雨污分流等。同時,通過數據采集、分析、應用等,可以有效幫助運管部門進行巡檢、保養、預判、分析、決策管理,實現對排水管網的專業化運管。
對于數量可觀、管道基礎信息缺失、運行調度能力差的存量管網,劉許童提出了排水管網四位一體建設及專業化運維管理方案。該解決方案集管網普查檢測、管網智慧清淤、管網非開挖修復、管網大數據和管網專業化運維管理于一體,實現了對城市排水管網全生命周期的建管并舉,同時抓住了黑臭水體外源污染治理的痛點,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水環境質量。劉許童指出,排水管網專業化運維管理的核心是效果評測。其評判標準基于對管網所屬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濃度、設計標準情況下的內澇發生頻率、管網分布區域水環境污染源數量等的考察。
恒通環境成立四年多來,在排水管網優質建設與專業化運維管理領域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公司將研發放在第一位,首創下水道清淤機器人,用機器替代人力,做到了“人不下井、水不截流、路不開挖、泥不落地”。繼而,通過在京津冀、云南、江蘇、廣東等地做的雨污混接調查及管網運維實踐,恒通環境不斷革新管網檢測與清淤技術,研發了針對更小口徑排水管道的圓管清淤機器人和排口溯源機器人。近年來,恒通環境的箱涵清淤機器人在河北廊坊、深圳潭頭渠、廣州駟馬涌等箱涵清淤工程中大顯身手,獲得了業主單位的肯定。近日,恒通環境又中標江蘇昆山市某機器人清淤工程,此次將攜自主研發的三款旗艦機器人產品,全面助力項目的實施。在管網大數據建設方面,恒通環境目前正在負責珠海金灣區的管網普查及雨污混接大型調查項目,通過摸排雨污混接點,摸清排水管道的淤堵、缺陷情況,恒通環境將協助金灣區繪制“管網一張圖”,從而建立排水管網專業化運維的長效機制。
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將2020年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作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標志性戰役。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關鍵在排口,核心在管網,而排水管道提質增效的重點就是要截住直排污水、堵住倒灌河湖水、趕出入滲地下水、分流山溪水、改造雨污混接,實現“清污分流”,讓雨、污水各行其道,系統提高城市排水、溢流污染削減和污水處理的效益。其重要措施就是摸清現有排水管道存在的缺陷問題,并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對其進行修復治理,這也是恒通環境目前的工作重心。只有排水管道、檢查井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城市排水、溢流污染削減和污水處理效能增加,城市水環境才能得到有效改善,這是本屆大講堂上凝聚的共識。
恒通環境關于《城市排水管網優質建設與專業化運維管理的思考》引發了現場聽眾的關注,不少同仁對恒通環境的機器人清淤和管網普查、雨污混接調查工作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在演講結束后的專家問答環節,劉許童與現場觀眾做了互動交流,現場氣氛熱烈。
第三屆“水業國際大講堂”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排水專業委員會、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恒通環境等參與承辦。大講堂由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排水專業委員會主任楊向平、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理事長張悅、北控水務顧問總工杭世珺和《中國給水排水》主編吳凡松聯合主持。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理事長張悅,在大講堂上作了題為《排水系統提質增效的重要意義》的生動演講。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唐建國,分享了他關于《凝聚共識,推進城鎮排水系統體質增效》的深入思考。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復明,作了題為《地下管道等基礎性設施滲漏防治與非開挖修復技術的發展》的演講。大講堂還邀請了來自德國、日本的專家與我國專家一起授課、切磋答疑,就“排水管道檢測、非開挖修復和質量管控”等進行交流研討,教學相長。大咖們的演講“精、準、透”,內容貼近需要、貼近實際,對排水行業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