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特色專項監測實驗室建設。
2019-2020年全省建設1家二惡英監測實驗室、6家生態生物監測實驗室、4家大氣污染綜合觀測實驗中心,1家海洋監測專項實驗室、2家土壤監測專項實驗室、1家環境健康重點實驗室、1家地表水監測、質控和預報預警專項實驗室、1家地下水監測專項實驗室。
(1)二惡英監測實驗室建設。
目前我省環境監測系統內,僅有泰州環境監測中心具備二惡英監測能力,全省二惡英環境監測能力亟需拓展。2020年,按照國家二惡英監測技術規范,新建淮安二惡英專項監測實驗室,同時利用省環境監測中心現有設備設施開展二惡英初篩,滿足《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等對二惡英監測的要求。
(2)生態生物監測實驗室建設。
生態生物監測實驗室承擔區域、流域自然生態、生物多樣性和生物毒性相關監測任務,2019年建設4家,淮安環境監測中心建設湖泊生態監測實驗室(洪澤湖流域)、常州環境監測中心建設生物監測重點實驗室、揚州環境監測中心建設天空地一體化遙感監測重點實驗室,南通監測中心建設長江干流生態實驗室。2020年建設2家,無錫監測中心建設湖泊生態監測實驗室(太湖流域),鹽城監測中心建設海洋生態專項實驗室。
(3)大氣污染綜合觀測實驗中心建設。
大氣污染綜合觀測實驗中心依托省內已有大氣超級站, 2019年在宿遷、2020年在徐州、蘇州及連云港市建設大氣污染綜合觀測實驗中心,研究我省不同區域大氣污染特征及變化規律,形成以點帶面的大氣深度立體觀測網絡。在駐市環境監測中心已有大氣超級站配置基礎上增配風廓線雷達、臭氧激光雷達、逆溫微波輻射計等立體觀測設備,同時加強顆粒物手工采樣及VOCs自動觸發采樣設備的配置。
(4)海洋監測專項實驗室。
加強海洋監測能力建設,2020年,在連云港環境監測中心建設海洋監測專項實驗室,配置海洋采樣船1艘。
(5)土壤監測專項實驗室。
加強全省土壤監測能力,2019年在鎮江環境監測中心、2020年在泰州環境監測中心建設土壤監測專項實驗室。
(6)環境健康重點實驗室。
推進省環境監測中心環境與健康重點實驗室建設,強化重點地區、重點行業環境與健康調查,探索構建環境健康風險監測網絡,掌握我國重點地區、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人群暴露水平和健康影響基本情況,建立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和風險評估制度及標準體系,為制修訂環境排放標準、環境質量標準提供科學依據。
(7)地表水和地下水監測專項實驗室。
加強全省地表水和地下水監測能力,2019年,省環境監測中心在依托生態環境部地表水有機污染物監測重點實驗室基礎上和南京監測中心共建地表水監測、質控和預報預警專項實驗室,南京監測中心配置長江采樣船1艘。2020年徐州環境監測中心建設地下水監測專項實驗室。
四、經費概算
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測監控系統建設總經費概算為46.93億元,其中省級投資22.02億元,地方投資24.91億元;運行維護費合計約6.59億元/年,其中省級運維費約2.38億元/年,地方運維費約4.21億元/年。
(一)水、氣自動站更新改造項目。
項目經費共計24892萬元。省級負責更新改造52個已建省考斷面水站和35個已建太湖流域水站,主要用于儀器更換,投資約8700萬元;已建92個站點校準設備更新、改造115個縣(市、區)環境空氣考核站安全監控網絡及遠程質控反控系統,更新42個省級質控站老舊設備,共需投資7642萬元;更新改造8個省級大氣城市超級站及省環境監測中心超級站,需投資6050萬元;升級省級大氣質控中心和空氣質量預警預報系統,投資2500萬元。
(二)水、氣自動站新建項目。
項目經費共計34860萬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以下2個方面:
1.省級水質自動站新建。
新建233個水站,包括169個省考斷面水站、8個生態補償斷面水站、10個入江入海河流斷面水站、15個跨界斷面水站、31個近岸海域水站。省級負責233個水站儀器設備的配置,經費約25780萬元。
2.大氣自動站新建。
包括4個省級大氣城市超級站、1個省級大氣背景超級站,經費共計9080萬元。
(三)省級大氣PM2.5網格化監測系統。
建設城市敏感區網格及熱點網格化監測系統,設置微型和小型空氣質量監測站,監測項目為PM2.5等常規六項污染物,總計共需布設4875臺各型自動監測設備。省級經費共計23553.3萬元。
(四)自然生態監測系統建設。
構建全省生態環境遙感監測系統、新建6個生態地面觀測站點;開展生物多樣性和生物毒性檢測分析能力建設。經費共計6464萬元。
(五)建設完善污染源監控網絡。
采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視頻監控等技術手段,對噪聲、重點排污單位、機動車、加油站、工業集聚區等固定源、移動源、面源安裝自動監控設施,實時采集污染排放、生產與治污設施運行狀態、工況參數等數據,建設完善監控系統,與環境質量監測、執法管理等系統對接,與環境質量數據關聯分析、建設船舶尾氣排放遙控監測系統,為精準治污服務。省級投資經費29240萬元。
(六)無人機監測能力建設。
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測執法應急無人機監測能力建設項目總經費概算為5012.2萬元,其中污染源執法無人機能力建設2000.4萬元,生態紅線監測無人機能力建設907.3萬元,應急監測無人機(船)能力建設1004.5萬元,全省無人機綜合管理系統建設1100萬元,均為2019年省級投資。
(七)各級環境監測實驗室能力建設。
各級環境監測實驗室能力建設項目經費共計92076萬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
1.省環境監測中心和13個駐市環境監測中心實驗室標準化建設。省環境監測中心購置187臺/套儀器設備,預算約14577萬元,其中2018-2019年購置130臺/套儀器設備,預算約10324萬元,2020年購置57臺/套儀器設備,預算約4253萬元;13個駐市監測中心購置1430臺/套儀器設備,預算約32059萬元,其中2019年購置689臺/套儀器設備,預算約14703萬元,2020年購置741臺/套儀器設備,預算約17356萬元。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