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處。3月22日,由E20環境平臺主辦的“2019(第十七屆)水業戰略論壇”在北京正式開幕。
本屆論壇以“探尋內生價值 重構多維邊界”為主題,解讀當前政策形勢、經濟環境、產業格局,系統性梳理產業宏觀現狀,整合價值、運營、資本等業內最具共鳴性熱點話題,從頂層設計、戰略規劃、市場需求、商業模式等維度出發,實踐“兩山經濟”理論,探尋企業戰略發展之道,釋放領跑企業新價值。
簽到
論壇盛邀到行業領跑企業決策者、環保上市公司代表、優秀金融機構、行業媒體、行業研究機構、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及水務領域關注者在內的上千余人共襄盛舉。
張麗珍
E20環境平臺創始合伙人、執行董事/國家環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技術中心副主任張麗珍在開幕致辭中代表論壇主辦方對各位嘉賓的蒞臨表示誠摯的歡迎。她指出,2019年將是行業新老矛盾交織,穩中有變、穩中有進的一年,更是開創未來的元年。這有賴于行業內外各界精英,一起凝聚產業力量,探尋內生價值,重構多維邊界。
論壇啟動儀式
接下來,現場進行了論壇啟動儀式,各位產業界領袖和專家共同觸摸啟動按鈕,一起揭開時代發展新篇章,充滿勇氣和夢想的環境人將不懼挑戰,合力推動環境產業發展新動能的成長壯大。
環境產業宏觀現狀
邱曉華
國家統計局原局長/陽光資產首席戰略官邱曉華對于未來國資改革去處問題進行了闡釋。他指出,長期以來,國有經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進程中有著獨特的地位,國有企業改革經歷了一系列探索進程。但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領域里,還沒有完全集中到關系國計民生的關鍵領域,還沒有聚焦到真正能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領域,所以還要優化結構,進一步提升活力和效率。國有企業在新時代的改革進程中要通過資本的引領進一步優化資源的配置,繼續探索與市場機制更深入的結合,要向跨國公司和外資企業學習,積極地向民營經濟、民營企業學習,與他們緊密結合。此外,他還提到,從國際國內環境來看,2019年中國經濟總體上是在挑戰中來穩中求進,下半年中國經濟有可能趨于穩定,并在穩定中平穩回升。
張悅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理事長張悅分享了有關中國城市水業戰略思考與實踐,探討了關于水的七大問題:“水問題”、“水生態”、“水功能”、“水管理”、“水戰略”、“水理念”、“水治理”。他提到,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和水環境污染是新的水問題。以生態文明為頂層思維的新時期水業發展戰略是要堅持和落實節水優先的方針、人口經濟與資源環境相均衡的原則、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體的系統思想、政府作用和市場機制兩只手協同發力。
傅濤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首席合伙人,清華海峽研究院E20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兩山經濟》作者傅濤對環境產業進行了重新定義。他提到,新時代的水務市場雖然面臨迷茫和困惑,但在環境產業發展危機中存在著積極面:雖然政府減稅,總體要過苦日子,但水務領域中央轉移支付300億,增長45%,對污染治理的第三方企業,所得稅降到15%。他還指出,水業將掀起第三次發展浪潮,迎接服務業特性的回歸,水業進入精細服務的時代。在攻堅戰推動下水業需求進一步釋放,水業需要新供給,新供給就是系統服務。新水業不能再是成本中心,要做價值中心;不能再是代工廠,要主動對接綠色轉型;不能再是雇傭軍,要做生態環境的主力軍;資本人仍然重要,但不是資本為王。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