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建立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配套支撐體系
(二十)完善現代物流業統計制度。加快研究建立物流行業統計分類標準。研究完善反映物流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高質量發展的監測指標體系。加大對物流統計體系建設的支持力度,推動落實社會物流統計制度,加快企業樣本庫擴容提質,加強對物流重點企業運營成本、效率的監測。利用骨干物流平臺開展公路物流監測。(發展改革委、統計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負責)
(二十一)健全物流標準規范體系。完善物流標準體系,對不適應國民經濟運行和行業發展需要的標準進行修訂、轉化或廢止。深入推進物流標準化試點示范和供應鏈體系建設試點等工作,加強已發布物流標準在物流領域相關試點示范中的應用,提升物流標準化水平。支持具備條件的物流企業標準上升為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市場監管總局、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商務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負責)
(二十二)構建物流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研究編制并適時發布“中國物流發展指數”,從物流發展質量、效率、動力、貢獻等方面,對我國物流發展質量水平進行客觀、全面、可量化的綜合性評價,為有針對性地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可量化的參考依據。(發展改革委、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負責)
(二十三)健全完善物流行業信用體系。研究出臺運輸物流行業失信聯合懲戒對象“黑名單”管理辦法,明確嚴重失信企業標準,構建政府層面失信懲戒機制。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和社會信用機構作用,組織建立物流企業信用聯盟,鼓勵開發針對物流行業的信用產品,推動信用信息市場化應用,強化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效果。(發展改革委負責)
七、健全物流高質量發展的政策保障體系
(二十四)創新用地支持政策。加強城市物流發展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的協同銜接。指導地方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地方政府利用有效載體和多種渠道整合盤活存量閑置土地資源,用于物流用途。探索政府負責土地平整并建設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企業負責建設經營性物流基礎設施,約定土地物流用途并長期租賃的新型物流用地供應保障模式。研究利用工業企業舊廠房、倉庫和存量土地資源建設物流設施或提供物流服務的支持政策。鐵路劃撥用地用于物流相關設施建設,從事長期租賃等物流經營活動的,可在五年內實行繼續按原用途和土地權利類型使用土地的過渡期政策,期滿及涉及轉讓需辦理相關用地手續的,按新的用途、權利類型和市場價格以協議方式辦理。對企業利用原有土地進行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在辦理規劃條件、規劃許可等方面予以支持。(自然資源部、鐵路總公司負責)
(二十五)加強投融資支持方式創新。按照“扶優做強”原則,研究設立國家物流樞紐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支持國家物流樞紐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或大型物流企業集團等發起物流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按照市場化原則運作,加強重要節點物流設施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物流企業發行各類債務融資工具,拓展市場化主動融資渠道,穩定企業融資鏈條。鼓勵持牌金融機構在相應的金融業務資質范圍內開發基于供應鏈的金融產品,引導和支持資金流向實體企業,加大對小微企業融資支持力度。(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負責)
各地區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結合本地區實際,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任務分工,強化協調配合,加大政策創新和支持力度,扎實推進物流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工作指導和督促檢查,及時協調解決政策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實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
中央網信辦
工業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財政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交通運輸部
農業農村部
商務部
應急部
人民銀行
海關總署
市場監管總局
統計局
氣象局
銀保監會
證監會
能源局
鐵路局
民航局
郵政局
鐵路總公司
2019年2月26日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