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經初步測算,太原、晉中、呂梁、臨汾4市每天尚有20余萬噸生活污水未經處理排入汾河,導致汾河9條較大的一級支流中5條水質持續惡化,汾河入黃口水質長期處于劣Ⅴ類。
整改進展情況:正在推進整改。
印發了《山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及年度行動計劃,要求汾河流域中下游水質進一步改善,到2020年,全省所有縣城和重點鎮具備污水收集處理能力,縣城、城市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85%、95%以上。落實《汾河流域生態修復規劃綱要(2015-2030年)》各項重點任務,嚴控汾河上游流域開發強度,加大汾河中下游流域污染治理投入,強化污染減排和水質改善目標。太原、晉中、呂梁和臨汾4市實施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提高了污水處理能力,改善汾河水質。
(一)太原市:建立太原市汾河入河口登記表,制定《城區段汾河排污口治理實施方案》。太原市城區段入汾河排污口已采取相應措施,污水處理率達94%。北張退水渠和小店南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整改項目于2018年8月中旬完成沿線排污口排查,制定截污納管工程實施方案;實施了42處排污口渠段截污納管工程、13處小型排污口治理工程;計劃于2018年12月底前完成。太榆退水渠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整改項目新建3座農村污水處理站,其中王吳村的2座污水處理站已處于調試階段,洛陽村的1座污水處理站正在建設中,預計2018年12月底前建成投入使用。清徐縣河東北總退水渠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整改項目計劃在徐溝地區新建一座10000立方米/日污水處理廠。目前,污水處理廠選址、規劃已確定,可研報告通過了專家論證,正在做項目節能評估和環評,計劃2019年底建成并投入運行。
上述3個項目預計能按照整改方案要求在2020年完成整改。
(二)晉中市:印發《關于對全市現有入河口開展排查登記工作的通知》《關于汾河流域有關縣(市)入河排污口不達標問題進行整改的通知》,對水質不合格排污口要求限期整改,達標排放。目前,晉中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3%,市城區污水處理率達到96.98%。晉中市祁縣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平遙縣和太谷縣應急污水處理站已建成投運;太谷縣第二污水處理廠已建成投運;8月8日,平遙縣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改造工程已建成調試運行;介休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改造正在推進;介休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正在推進。
(三)臨汾市:印發《臨汾市地表水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2017-2020)》,對水污染防治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先后實施了一批水污染防治工程,目前市區污水處理率已達到90%以上。推進城鎮合流制系統雨污分流改造,2017年完成新建污水管網101.5公里、雨水管網100.66公里,實施雨污分流管網改造92.49公里。2018年1-7月,全市共完成新建污水配套管網83.6公里。加快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古縣、蒲縣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建成投運。
(四)呂梁市:制定《呂梁市水污染防治2017年行動計劃》《呂梁市重點河流水質改善綜合整治實施方案》,新建污水管網86.46公里,改造雨污管網56.89公里,13個縣(市、區)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均正常運行。
四十一、桑干河是永定河上游,屬海河重要支流,近年來因流域內污水管網建設滯后、污水處理廠建設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桑干河水質嚴重惡化。同煤集團11個污水治理項目應于2016年底前完成,但目前仍有8個未完工,導致每天約7.5萬噸污水直排十里河等桑干河支流;大同御東污水處理廠2013年投運以來長期超標,每天約4萬噸超標污水排入御河;陽高縣污水處理廠超負荷運行,超標污水外排白登河;天鎮縣污水處理廠部分生活污水溢流直排南洋河。由于各支流大量污水匯入,2016年桑干河山西出境固定橋斷面化學需氧量、氨氮達到74.7毫克/升和6.4毫克/升,比2014年分別上升155%和377%。
整改進展情況:正在推進整改。
(一)明確治理目標任務。2017年8月將大同市《御河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規劃》內容全部納入《桑干河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規劃》中。省政府以晉政辦發〔2017〕95號文件對《桑干河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規劃》進行了批復。河道整治等8個項目已開工建設。
(二)加快污水處理廠升級。大同御東污水處理廠2017年實施了大修改造工程,目前出水水質COD、氨氮、總磷三項指標已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陽高縣已啟用金立潔有限責任公司(中水廠),外排水已達一級A標準,污水處理廠擴容項目已完成擴容工程生化池、二沉池、污泥回流池、加壓泵池、粗格柵砼澆筑工程建設,目前正在倒排工期,加快推進,預計2018年12月底前完成整改任務;天鎮縣污水處理廠污水溢流問題已完成整改。
(三)同煤集團8個污水治理項目全部建成投運。中央機廠、晉華宮礦共新建生活污水收集管網10.1公里;馬脊梁礦、燕子山礦、四臺礦3個生活污水處理廠已通水投運;永定莊礦和白洞礦生活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改造項目全部建成投運,達標排放;同煤集團礦井水處理回用工程(包括永定莊礦)已全部完成整改。
四十二、清徐、河津、介休、澤州等地區鋼鐵、焦化、冶煉等重化企業集中,環境管理粗放,周邊環境污染嚴重。
整改進展情況:已完成整改。
(一)清徐縣:制定重化工企業園區及周邊環境整治方案,加大環境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建立企業環境保護臺賬,強化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監管。積極推動園區內企業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已基本完成。
(二)河津市:建立工業園區企業臺賬,對工業園區鋼鐵行業、焦化行業開展環保整治提升專項行動。目前,11家焦化企業完成提標改造,5家電力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家鋼鐵企業完成水、氣超低排放改造,洗煤廠、高鈣灰等行業嚴格按要求標準進行了治理。
(三)介休市:建立工業園區環保臺賬,實施重點企業提標改造,取締周邊“散亂污”企業,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強化對重點企業的監管執法。
(四)澤州縣:對南村、巴公、周村等地區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區企業開展排查,建立環境保護臺賬,對存在問題的企業實施分類處置。澤州縣轄區內共有冶煉鑄造企業108家,65家采用電爐、氣爐,43家采用焦炭沖天爐。43家采用焦炭沖天爐的企業中,6家規模較大、布局分散的企業實施提標提質改造,37家依法實施停產整治。
四十三、朔州等地大量小型煤場,沒有抑塵措施,揚塵污染嚴重。
整改進展情況:已完成整改。
加大揚塵治理。制定《朔州市煤場煤矸石揚塵污染生態破壞專項整治方案》,成立煤場煤矸石揚塵污染生態破壞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小洗煤廠、小煤場等企業予以取締關停,對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嚴格按照《山西省煤場揚塵污染防治技術規范》要求完善防塵設施。在整治過程中,朔州市共排查出小洗煤廠、小煤場432家,取締373家,完成整改59家。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