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全省煤炭開采產生的煤矸石堆積量已超過10億噸,占地182平方公里,每年仍以5000萬噸的速度增加。全省不少企業存在煤矸石隨意傾倒、超高堆放、未及時覆土、生態治理恢復措施不到位等問題。
整改進展情況:正在推進整改。
為了推動煤矸石環境污染治理,全省各地市、部門制定下發一系列工作方案,確保有章可循;開展了煤矸石環境污染專項檢查,進一步摸清底數,對存在問題的企業嚴肅依規查處、責令按要求限期整改;開展了礦山生態恢復治理試點示范項目,并逐步推廣,通過土地復墾、黃土覆蓋、植被綠化等措施,生態治理恢復初見成效;采取煤矸石發電、充填采空區、制造煤矸石燒結磚、煤矸石筑路等方式,加大了煤矸石綜合利用力度,提高了利用效率,實現減量化處理,減少煤矸石隨意傾倒等問題。
五十四、陽泉、呂梁兩市矸石山分別有109座、134座,截至2017年5月,僅有35座和9座完成治理任務。抽查發現,晉能集團保安等3家煤礦、焦煤集團柳灣等3家煤礦的煤矸石亂堆亂棄,違反設計規范超高堆放,特別是柳灣煤礦煤矸石堆放高度超過80米,緊鄰公路,存在較大環境安全隱患;晉能集團張家灣礦等3家煤矸石堆場存在矸石山自燃情況,污染大氣環境。
整改進展情況:正在推進整改。
針對反饋問題,陽泉、呂梁、晉能集團、焦煤集團舉一反三,開展了矸石山綜合治理。
?。ㄒ唬╆柸校悍e極推進20個礦山生態恢復治理示范工程,目前20個項目全部完成可研,其中,19個項目開工建設,1個正在積極推進。
?。ǘ﹨瘟菏校河“l《呂梁市重點工業固廢污染專項整治實施方案》,排查煤矸石產生企業156家,設置煤矸石處置場125座,對存在問題的120座煤矸石處置場提出了分類處置要求。目前,55座煤矸石處置場已完成整治,其余正在治理中。
?。ㄈx能集團:對矸石裸露以及覆蓋不嚴的區域按規范用黃土進行全面覆蓋、夯實,完成了保安等3家煤礦煤矸石亂堆亂棄、張家灣礦等3家煤礦矸石山自燃問題的整改工作。
(四)山西焦煤集團:圍繞柳灣等3家煤礦矸石山亂堆亂棄、違反設計規范超高堆放的問題,積極整改,截至目前,累計削坡20余萬立方米,覆土20余萬立方米,修繕水泥路近千米,種植各種樹木萬余棵,已按要求完成綜合治理工作。
五十五、山西省現有露天煤礦40余座,存在生態破壞嚴重、自燃現象多、土地復墾及生態綜合治理標準低、推進慢等問題。
整改進展情況:正在推進整改。
山西省對露天煤礦生態破壞、自燃現象、土地復墾及生態綜合治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摸底排查,督促各市及相關企業制定整治實施方案,對實施方案執行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形成制度化的生態治理長效機制,生態環境治理成效明顯。
?。ㄒ唬┬弥菔校阂淹瓿陕短烀旱V生態破壞、自燃現狀摸底排查,正在對調查發現的問題積極進行整改,4座自燃區明火點位已全部得到控制。
?。ǘ﹨瘟菏校郝短烀旱V涉及4戶,交口縣永興煤業和山西華瑞煤業有限公司制定了露天煤礦礦山開采生產環境綜合治理專項整治方案,對礦區進行了環境治理專項整治,邊坡、內外排土場進行土地復墾、植樹和草籽的播種,道路進行了硬化;晟凱煤業和山西能源鑫建煤業一直停產,建有全封閉儲煤庫,運輸主干道全部硬化,露天未存放原煤。
?。ㄈ┧分菔校褐忻浩剿芳瘓F有限公司制定了《采礦區生態恢復治理方案》,2018年計劃復墾8706畝,截至目前,已完成復墾土地6706畝。
?。ㄋ模x中市:5座露天煤礦應完成復墾面積4333.4公頃,目前已復墾1206.7公頃;加強植樹造林工作,推動生態恢復治理。
五十六、忻州市8座露天煤礦在產,其中4座存在自燃現象。
整改進展情況:已完成整改。
2017年以來,忻州市對轄區內露天煤礦進行摸底排查,對涉及自燃的4家露天煤礦實施行政處罰,責令限期整改。同時,聘請專家對“火區自燃”問題進行了“把脈會診”,逐礦制定火區治理方案,采取黃土覆蓋、開挖剝離、注漿封堵、綠化復墾等滅火和生態恢復措施。目前,自燃區明火點位已全部得到控制。
五十七、呂梁市交口縣共有4座露天煤礦,揚塵治理不到位、生態綜合治理緩慢。
整改進展情況:已完成整改。
呂梁市交口縣4座露天煤礦:晟凱煤業和鑫建煤業處于停產狀況,且均建有全封閉儲煤庫,運輸道路全部硬化;永興煤業與山西華瑞煤業有限公司制定了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專項整治方案,根據方案要求實施了苫蓋、灑水、土地復墾、植樹、道路硬化等措施,完成了揚塵污染治理,加快了生態綜合治理進程。
五十八、朔州市中煤平朔集團東露天煤礦,廠區內揚塵嚴重,多處矸石亂堆亂放。
整改進展情況:已完成整改。
2017年,朔州市對中煤平朔集團東露天煤礦揚塵污染及矸石亂放問題實施行政處罰,并責令限期整改。中煤平朔集團有限公司積極增加灑水車作業,抑制作業區爆破、裝載及道路運輸產生的揚塵;排棄采空區揚塵大或大風天時,停止排棄作業,降低揚塵的產生量。同時,按計劃及時對排土、排渣、矸石場進行生態恢復。2017年8月底前對東露天礦礦區裸露矸石、北排土場東側矸石區域實行黃土覆蓋,覆蓋面積約9.2萬平方米。
五十九、山西省有近3000家非煤礦山,但缺少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等政策措施,恢復治理難以落到實處。
整改進展情況:正在推進整改。
2017年8月,省財政廳印發《關于煤炭企業自行決定提取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和煤礦轉產發展資金的通知》,目前,已開展了相關工作。研究制定了《山西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辦法(初稿)》,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中。
六十、一些地方私挖亂采問題較為突出,陽泉市眾多企業露天無序開采礬石、石料等,開采面積超過5000畝,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晉中介休市20多家石料企業以及臨汾浮山、翼城、襄汾等地鐵礦企業大面積開山采礦,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太原市慕云山、陽曲縣泥屯鎮一帶采石場大面積開山采石,揚塵問題嚴重。
整改進展情況:正在推進整改。
(一)省國土廳:印發《集中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采礦行為專項整治百日行動實施方案》,針對私挖亂采磚瓦粘土石料等重點熱點區域,開展專項整治百日行動。全省共排查各類磚瓦粘土、石料廠、攪拌站2207個,其中立案查處213件,罰款67.6萬元,扣押違法設備24臺,行政拘留4人,刑拘1人,處分3人。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