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進展情況:達到序時進度,持續整改。
2017年6月,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成立遼寧省鎂產業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成立以主管副省長任組長,鞍山、撫順、丹東、營口市政府,省工信委、財政廳、環保廳等14個單位為成員的省鎂產業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健全綜合治理工作領導機構。省鎂產業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加強全省鎂產業綜合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對全省鎂產業綜合治理工作進行具體安排。修訂《遼寧省鎂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和《遼寧省鎂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指導意見》,制定了《遼寧省鎂質耐火材料行業規范》。召開全省鎂質材料行業環保技術交流會,推介國內外先進的脫硫脫硝環保技術。
省環保廳配合省鎂產業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加強全省鎂產業綜合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印發《全省鎂產業綜合治理環保工作方案》。發布了遼寧省《鎂質耐火材料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推動鎂產業轉型升級、節能減排,實現高端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解決現行環保標準不適應鎂產業環境管理需要難題。
省國土資源廳嚴把鎂制品行業準入門檻。嚴格執行國家《禁止用地項目目錄》,嚴把鎂冶煉項目用地準入關;積極配合牽頭部門,按照部門聯動要求,推動現有鎂冶煉企業(綜合利用項目除外)用地有序退出。
(五十七)反饋問題:鞍山海城市116家鎂制品企業中有80%以上環保手續不全,60%以上窯爐未配套建設除塵設施。企業及周邊黃煙彌漫、揚塵滾滾,大氣污染問題十分突出。
整改進展情況:達到序時進度,持續整改。
鞍山市對海城市鎂制品企業進行了再排查,共有124家企業(經過違規項目清理整頓后,有環保審批或備案手續企業98家)、1698座窯爐,2017年關閉了未進行整改的16家企業、155座窯爐。根據《鞍山市鎂產業綜合治理環保工作方案》《鞍山市菱鎂產業環境污染治理指導意見》要求,完善了1004座窯爐污染防治設施,關停了未完成整改的539座窯爐。海城市委、市政府依照《鞍山市菱鎂產業環境污染治理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規范鞍山市菱鎂產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通知》和《鞍山市規范菱鎂產業經營活動的審核程序》制定了《海城市鎂制品企業綜合整治審核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由環保、經信、安監等九部門及屬地政府組成的“海城市鎂制品企業綜合整治審核工作領導小組”,對整治工作進行全面篩查,對整治不到位的企業,實施停業整治。
停止審批低水平、低技術、重復建設、傳統工藝窯爐、產能過剩和國家限制類的項目;鼓勵和支持新上鎂制品企業進入園區發展,重點引進采用新工藝、新窯爐和低能耗的精深加工企業。2017年9月,菱鎂新材料產業基地獲批遼寧省知名品牌示范區,并獲批籌建國家級知名品牌示范區;2018年2月,榮獲國家商務部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稱號。菱鎂新材料產業園已建設園區路網、沿路景觀綠化、排水管線、變電所等基礎設施,簽訂了天然氣入園工程協議。投資建設了菱鎂新材料研發中心、中試基地,與遼寧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合作建設了遼寧省礦產品質量檢驗中心(海城分中心),為園區企業提供技術支撐、中試平臺和檢測服務。目前,菱鎂研發中心主體建設基本完成,中試基地正在由進駐單位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改造完善,檢驗中心部分設備已到位。
全面落實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建立和完善各部門聯動機制,加大聯合懲戒鎂產業環境違法行為,促進企業守法自律。2017年8月以來,全市開展環境監察執法200余次,其中夜間突擊執法10余次,對3家企業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設施的違法行為依法進行了處罰。
海鳴礦業多層爐采用德國蒂森克虜伯技術,由中冶(大連)焦耐設計院負責工藝轉化,2017年底開始調試。后英集團2座懸浮爐生產線已建成,其中1座已正式生產。遼寧東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閃速旋流動態煅燒爐已建成,正在調試。
目前,海城市正在開展無組織揚塵整治工作。相關企業已累計購置灑水車、吸塵車155輛,遷移和拆除露天篩分設施128個,建設各類物料庫房、堆棚等205座,企業廠區內無組織揚塵治理工作初見成效。目前第二輪公共區域揚塵專項治理工作已啟動,繼續強化菱鎂產業集聚區無組織揚塵治理,全力推進道路兩側堆場、料場和加工設施的清理、圍擋苫蓋等工作。
(五十八)反饋問題:營口大石橋市291家鎂制品企業的1394座各類窯爐中,近40%未安裝除塵設施,環境管理粗放,粉塵污染嚴重。
整改進展情況:達到序時進度,持續整改。
營口市印發了《2017年營口市鎂制品企業環境治理實施方案》《營口市鎂產業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對全市鎂制品企業實施對標整治。對未完成治理的153家,581座爐窯進行查封,對130家無環保審批手續的鎂制品企業予以關停,要求具備安裝條件的輕燒窯、重燒窯、電熔鎂爐等重點污染設施安裝工況法傳感器。經巡查,不存在有效容積18立方米及以下輕燒反射窯、1400KVA及以下的電熔鎂砂爐、土焙燒窯或土煅燒窯、有效容積40立方米及以下重燒鎂砂豎窯等落后產能。
為加大鎂制品環境管理力度,營口市要求具備安裝條件的輕燒窯、重燒窯、電熔鎂爐等重點污染設施安裝工況法傳感器。目前,應安裝工況傳感器的200家企業已安裝完畢。大石橋市2家重點排污企業安裝了在線監控設施,南樓經濟開發區、官屯鎮已完成視頻監控系統安裝。同時,營口市查處偷排偷放違法行為5起,行政拘留5人,查處了堆場未達到揚塵整治標準要求的環境違法行為12起。
由于鎂制品行業多年來無序發展造成的環境遺留問題很多,南樓開發區等重點區域環境未得到明顯改觀。營口市將持續開展整治工作,按照《遼寧鎂質耐火材料工業大氣污染排放標準》,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污染治理設施提標改造。強化重點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制定印發《營口市鎂產業重點區域綜合治理實施計劃(2018年—2025年)》,確立了近期、中期、長期目標。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