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晉江市已與施氏宗親會簽訂辦公樓移交協議書,將施氏宗親會辦公樓收歸國有,并征收深滬鎮首峰村集體土地約805.2平方米(施氏宗親會辦公樓占地),收歸作為海洋宣教基地。
3.晉江市組織召開海洋科普館概念設計方案專家評審會并確定了最優設計方案。2018年1月25日,通過政府采購方式,確定了深化設計中標單位。截至目前,海洋科普館已進入深化設計階段,正在開展深化設計方案編制、施工圖繪制和項目預算等工作。
二十、福建省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欠賬較多,存在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置不到位等問題。
整改時限:立行立改,“十三五”期間取得明顯成效
整改進展:完成階段性整改任務,按照時間節點持續推進。
1.各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已在2017年底前,明確“十三五”規劃所列項目的實施時間、責任單位、責任人和資金計劃。
2.各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已分年度推進具體項目實施,并將清單內項目納入宜居環境建設、補短板工程包和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內容。城市污水治理方面,2017年新建改造污水管網1774公里,超額完成1500公里年度任務,2018年計劃新建改造污水管網1000公里以上, 已完成污水管網建設875公里。城市垃圾治理方面,2017年新擴建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廠3座,新增處理能力3225噸/日,2018年,在建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廠(新擴建)10座,預計新增處理能力8450噸/日。農村污水垃圾治理方面,2017年建成166個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新建改造三格化糞池52.15萬戶,完成301個鄉鎮生活垃圾轉運系統建設,實現鄉鎮生活垃圾轉運系統全覆蓋。2018年力爭建成100個以上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及其主要配套管網,完成村莊生活污水治理50萬戶,2551個行政村建立了生活垃圾治理常態化機制,基本實現全省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3.建立領導分區包干和聯絡員定期督導機制,進行定期督查,對工作進度滯后的予以通報、約談。省住建廳要求各地每半月或一個月上報一次整改進展,對整改滯后的市縣和項目每半月或一個月進行一次通報。
二十一、福建省多數地市老城區和山區縣管網改造進展緩慢,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嚴重滯后,生活污水直排問題突出。福州鼓樓區、臺江區主干管網建設不到位,主城區污水管網覆蓋密度低,支管接管不到位區域達78.18平方公里,占到城區總面積的34.4%,尚未建成主干管網達258公里,造成大量生活污水直排環境。全市雨污分流改造進展緩慢,市區雨污合流管網占比30%,造成大量生活污水溢流排放;管網破損和雨污混接現象突出,近年來主城區污水處理廠進水化學需氧量濃度逐年下降,2016年僅為141毫克/升,同比2011年下降30%。針對福州市的問題,福建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多次通報,但未引起重視,至今管網破損和雨污混接家底不清。據測算,福州市主城區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僅為66%,每天約22.7萬噸生活污水直排城市內河,導致城市內河黑臭嚴重。督察組現場抽查金港河、龍津河、洋洽河和茶園河,垃圾、淤泥和油污漂浮水面,河水呈現墨黑色,污染問題十分突出。采樣監測顯示,上述內河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濃度平均高達約100毫克/升和20毫克/升。西湖公園是福州市民休閑的重要場所,但環西湖片區每天約有3000噸污水直排入湖,對湖體造成較重污染。
從目前情況看,福州市距離國家《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的省會城市2017年底達到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目標還有較大差距,2017年底前完成消除黑臭水體治理目標難度較大。
平潭綜合實驗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截至2016年底,平潭綜合實驗區僅建成投運1座2萬噸/日的生活污水處理廠,難以滿足污水處理要求,長期滿負荷運行,全區生活污水處理率僅為50%左右,大量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通過溪流直排大海。監測數據顯示,全島36條入海溪流中,34條為劣Ⅴ類水體。督察組對龍鳳頭河現場采樣監測,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濃度分別高達114毫克/升和15.4毫克/升,超過水功能區標準2.8倍、9.3倍。仙游縣第一污水處理廠2013年以來累計停電100余次,停電期間生活污水直排木蘭溪,導致木蘭溪水質惡化,園頭橋國控斷面2017年一季度由上年Ⅲ類降為Ⅳ類,4個支流監測斷面水質長期為劣Ⅴ類。
(一)福建省多數地市老城區和山區縣管網改造進展緩慢,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嚴重滯后,生活污水直排問題突出
整改時限:立行立改,“十三五”期間取得明顯成效
整改進展:完成階段性整改任務,按照時間節點持續推進。
1.強化部署落實。將城市污水管網建設和黑臭水體整治列入2018年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宜居環境建設行動計劃、民生基礎設施補短板重要內容加以推進,納入地方黨政領導環保目標責任考核。省政府印發《推進城市污水管網建設改造和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和部門職責。省住建廳與環保廳、水利廳、農業廳聯合印發貫徹省政府《推進城市污水管網建設改造和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方案》的實施意見,細化各部門工作措施。
2.加強督促指導。一是開展專項督查指導。加大對各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的指導力度,深入現場調研并邀請住建部領導和省內外專家對黑臭水體治理問診把脈,并督促地方加快進度,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完成任務目標。二是組織專家暗訪福州黑臭水體整治進展和整治效果,對福州部分PPP項目單位設計和施工管理情況進行了解,并將暗訪結果反饋福州市,要求整改。三是建立黑臭水體省級巡查制度,針對福州市黑臭水體量大、面廣、難度大,工程監督力量保障不足的情況,抽調專家組成巡查組,2018年1-2月每周對福州市在建黑臭水體治理工程進行質量安全巡查。
3.部門聯合督查。建立部門聯合督查制度,省住建廳會同環保廳、水利廳和河長辦等4部門聯合開展督查,重點關注各地管網排查和黑臭水體整治情況;省政府督查室牽頭組織對福州、三明、龍巖、寧德等地開展現場督查。建立黑臭水體月報制度,定期調度工作進展。
4.推進管網排查改造。一是分解落實任務。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城鄉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2017年新建改造污水管網1774公里,超額完成1500公里年度任務,2018年計劃新建改造污水管網1000公里以上, 已完成875公里。二是大力推進老舊污水管網改造、破損修復、淤積管道的疏浚。按照省政府《推進城市污水管網建設改造和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方案》要求,督促各地開展污水管網深度排查,建立信息檔案,目前已排查污水管網4600多公里,完成清淤疏浚2100多公里。三是省級財政補助2.5億元資金用于城市污水管網的新改擴建。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