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篇
2018年7月9日,湖南省長沙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討論稿)》,出臺25條具體意見,明確指出三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啟動,將在“治廁、治垃圾、治房、治水、治風”等五個方面精準發力。至2020年,長沙將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管護長效機制,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行政村覆蓋率100%,衛生廁所普及率100%,建制鎮污水處理率達90%以上,重點打造1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縣(區,市)、10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鄉鎮、100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
湖南清之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科研開發、設計咨詢、生產制造、安裝調試、運營管理于一體的高科技環保服務企業,從2008年開始正式進軍農村環境整治領域,是全國是第一批做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企業,在業界有著“全國農環首創者”的美譽!
建設“美麗鄉村,爭當先行者”。十幾年來,清之源獨立完成了數百項優質農村環境整治工程,打造出眾多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的典范工程,(主要包括:生活污水處理工程、飲用水源保護工程、廁所改造工程、垃圾處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程等)。原國家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說:清之源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道路上為國家開創出了多條經濟、實用、有效的新路子......
原環保部部長周生賢一行實地考察清之源長沙市望城區光明村人工濕地現場
住建部總工陳宜明(左)和長沙市副市長廖建華(右)參觀了解清之源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
湖南省環保廳副廳長潘碧靈對清之源人工濕地模塊給予高度評價
湖南省住建廳副廳長吳啟旺(左二)和村鎮處處長陳華(右二)參觀了解清之源一體化設備
典型工程案例
一.望城區白箬鋪光明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模塊化污水處理設備(包括模塊化預處理設備和模塊化人工濕地設備)
承建時間:2008年
項目基本情況:光明村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白箬鋪鎮西北部,被稱為“長沙大河西先導區第一村”,是先導區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走廊重要載體。2008年9月,長沙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金洲大道沿線打造成湖南田園風光、鄉村旅游的新農村建設第一品牌”要求,光明村作為金洲大道新農村建設示范片核心村率先啟動建設,正在對新農村建設進行新的探索和嘗試。
光明村共有農家樂27家,根據每戶農家樂地理位置,選擇多家合建或一家單獨建設方式,采用清之源自行研發的整體模塊式污水處理系統。共有21個站點,占地面積從10㎡到200㎡不等,包括工程設計、收集管網施工、土建施工、設備制作安裝調試等。目前項目已運行已近十年,設施運行一切正常。
二.關山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模塊化污水處理設備(包括模塊化預處理設備和模塊化人工濕地設備)
承建時間:2010年
項目基本情況:關山村位于長沙市寧鄉市金洲鄉東部,緊鄰長沙市望城區,是長沙市新農村建設示范片核心村。該村共有700多戶,2600多人。按照重新規劃重新建設的原則,集中規劃新建改建了全村的農戶住宅。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清之源選擇“預處理+人工濕地”的處理工藝,采用無動力模塊化預處理設備+模塊化人工濕地設備的組合方式建設了3座污水處理站。每座污水出站處理污水量約80t/d,基本上能夠全面覆蓋全村的生活污水處理。項目自2010年5月建成至今,設施運行正常,污水處理之后達到《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主要用于附近魚塘補水和農田灌溉。本項目單個污水處理站占地面積200㎡左右,包括工程設計、收集管網施工、土建施工、設備制作安裝調試等,目前項目由業主自行運行管理,已經運行超過8年,設施運行正常。
三、長沙市開福區漢回村移動式污水處理項目(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
承建時間:2014年
項目基本情況:長沙市開福區沙坪街道漢回村是長沙市唯一的少數民族聚居村,村名是在50年代根據民族政策而批準定名的,回族在此生活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全村2000多人中,三分之一是回族,其余為漢族。開福區沙坪街道漢回村污水處理設施主要是對漢回村住戶及農家樂餐館等產生的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工程設計處理水量為500m3/d,工程投入使用以來,該村范圍內所有生活污水通過自流集中納管,流入已建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系統進行集中統一處理,處理之后出水穩定達到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準。該工程的建設,既美化了村莊環境,又減少了環境污染,還吸引了游客,是一個既有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的典型生態環保工程。
四.海寧市農村生活污水生態池建設工程(A2/O一體化設備+人工濕地)
承建時間:2014年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