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利縣四湖總干渠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 (2018—2020年)》印發,要求到2020年,四湖總干渠流域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全面達標,四湖總干渠監利段及其支流各監測斷面達到或者優于Ⅲ類比例達到100%,全面消除城鎮劣V類水體,各鄉鎮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100%。
監利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
監利縣四湖總干渠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
(2018—2020年)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人民大垸、荒湖管委會,監利經濟開發區,縣政府有關部門:
《監利縣四湖總干渠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已經縣政府同意,現予印發,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2018年4月2日
監利縣四湖總干渠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5〕17號)、《荊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荊政發〔2016〕12號)、《荊州市四湖總干渠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荊政辦發〔2017〕6號)相關要求,狠抓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以“河湖長制”為抓手,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切實改善四湖總干渠水環境質量,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做到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強化源頭控制,對四湖總干渠實施分區域、分階段科學治理,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堅持全面依法推進,實行最嚴格環保制度;堅持落實“河湖長制”,嚴格考核問責;堅持保護優先,協調發展;堅持政府主導,共同參與,全面推進四湖總干渠污染治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二)工作目標
1.2018年目標:四湖總干渠監利段及其支流各監測斷面達到或者優于Ⅲ類比例達到50%,完成工業聚集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排水量50噸以上涉水企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城鎮污水處理廠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做到全運行和全覆蓋,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達到95%,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完成四湖總干渠監利段沿線所有排污口的整治工作。
2.總體目標:到2020年,四湖總干渠流域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全面達標,四湖總干渠監利段及其支流各監測斷面達到或者優于Ⅲ類比例達到100%,全面消除城鎮劣V類水體,各鄉鎮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100%。
二、任務安排
(一)推進工業企業污染防治
1.集中治理工業集聚區水污染。按照相關規定我縣省級以上工業聚集區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正常運行。2018年4月完成城東工業園污水處理廠建設并運行,2018年底完成白螺鎮、朱河鎮、新溝鎮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和管網建設,保障入駐企業廢水收集率、處理率達到100%。(牽頭單位:縣住建局、監利經濟開發區;責任單位:縣環保局、白螺鎮人民政府、朱河鎮人民政府、新溝鎮人民政府)
2.加強重點污染源監管。沿線涉水企業重點監管,做到“十小”企業及時取締,十大重點行業完成清潔化改造,重污染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有效削減廢水污染物排放量。對四湖總干渠沿線排放廢水的企業納入環保重點監管名單,實行網格化管理。2018年至2020年,持續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型造紙、制革、印染、染料、煉焦、煉硫、煉砷、煉油、電鍍、農藥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強制關停取締;分年度對造紙、印染、農副食品加工、農藥等重點行業,實施清潔化改造;日排水量50噸以上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和安裝在線監控設施完成比例分別為40%、40%、20%。(牽頭單位:縣環保局;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人民大垸、荒湖管委會,監利經濟開發區、縣經信局、縣水利局)
3.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度。沿線所有排污單位必須依法實現全面達標排放。結合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加強排污許可證發放工作,2018年完成日排水量50噸以上涉水企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做到持證排污;至2020年,完成所有企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牽頭單位:縣環保局;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人民大垸、荒湖管委會,監利經濟開發區)
(二)加強生活污染治理
4.加快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改造。實現縣城區污水處理廠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鄉鎮污水處理廠做到全運行和全覆蓋,污泥進行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處置。2018年底,全縣所有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并運行,排放尾水達到一級A標準,并配套建設污水收集管網。對產生的污泥做到全過程監管,2018年至2020年,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分別達到70%、80%、90%以上。(牽頭單位:縣住建局;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人民大垸、荒湖管委會)
5.全面加強配套管網建設。完成合流制排水系統雨污分流改造,實現生活污水全收集,新建污水處理設施的配套管網同步設計和建設。2018年至2020年,完成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的污水截流收集,制定年度污水管網建設規劃,完成比例分別為70%、20%、10%。(牽頭單位:縣住建局;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人民大垸、荒湖管委會)
(三)推進農業農村污染防治
6.加大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力度??茖W合理布局畜禽養殖,實現禁養區無新建畜禽養殖場(小區),非禁養區規模養殖場(小區)污染物達標排放。對禁養區內已經依法關閉的59家規模養殖場,加強監管,嚴禁復養。2018年底前,非禁養區規模養殖場(小區)完成配套建設糞便污水貯存、處理、利用設施。2020年畜禽養殖場實現污染物達標排放,糞便綜合利用率達到95%。(牽頭單位:縣畜牧獸醫局;責任單位:縣環保局、各鄉鎮人民政府,人民大垸、荒湖管委會)
7.嚴格落實《湖北省湖泊保護規劃》,規范湖泊養殖行為。加強水產養殖功能區水資源監管,對嚴重污染水體的水產養殖場或水域進行清理整頓。一要繼續禁止在江河、長江故道、湖泊等水域投肥(糞)養殖,發展增殖漁業和清潔養殖。二要全面取締河道河溝人工養殖行為。三要認真落實水生生物保護區禁捕工作。四要繼續抓好“打非治違”專項整治。(牽頭單位:縣水產局;責任單位:縣環保局、各鄉鎮人民政府,人民大垸、荒湖管委會)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