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加強馬欄河水污染防治。加快推進馬欄河重點治理項目建設,年內盡早完成房縣污水處理廠提標升級改造;2018年啟動馬欄河周邊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2019年底前全部建成投運。全面加強配套管網建設,進一步實施雨污分流改造。加快推進馬欄河流域農村環境綜合整治,2020年底前實現全覆蓋,建立健全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及生活垃圾管控長效機制。確保馬欄河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Ⅱ類。(責任單位:市環保局)
24、加強犟河、官山河水污染防控。鞏固犟河、官山河水污染綜合整治的成效,加強工業園區管控,加強排污口整治,持續整治河道環境衛生,清理整治河道內坡岸、水域、管涵等區域漂浮物、生活垃圾等。確保犟河、官山河水質穩定保持地表水Ⅲ類以上。(牽頭單位:市南水北調辦,責任單位:市住建委、市水利水電局、市環保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農業局、市城管綜合執法局)
25、加強天河、浪河、竹溪河水污染防控。加大流域范圍內工業水污染防治,完善生活污水的收集及治理,全面實施農村農業面源污染整治,加大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持續整治河道環境衛生,清理整治河道內坡岸、水域、管涵等區域漂浮物、生活垃圾、種植養殖等;強化對監測數據分析,一旦水質出現超標或者臨界,立即予以預警。確保天河、浪河、竹溪河水質穩定達標。(責任單位:市環保局)
26、實施總磷總量控制。在堵河、漢江流域實施總磷總量控制,研究黃龍灘水庫、丹江口水庫總磷污染成因分析,探索實施限磷、禁磷、減磷措施。(牽頭單位:市環保局,責任單位:水利水電局、市住建委、市農業局)
27、推進地下油罐改造。積極推進全市加油站地下油罐改造工作,防范地下水污染。2018年底前,完成全市25家私營加油站地下油罐改造,加快推進中石油、中石化所屬加油站地下油罐改造工程,完成年度改造任務。(牽頭單位: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市安監局、市環保局)
28、積極推進良好湖庫保護。積極推進濕地保護,對已建成的丹江口庫區濕地自然保護區、張灣區黃龍灘濕地公園等加強生態修復及保護工作。(牽頭單位:市林業局,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市水利水電局)
29、保護水源涵養生態系統。加強天然林、長江防護林、生態公益林、交通通道綠化、江河湖岸綠化等生態保護工程建設,穩定“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空間格局。加快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積極爭取擴大退耕還林實施范圍,加強退耕還林質量管理,注重退耕還林成效。加快裸露山體治理工程。(牽頭單位:市林業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農業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交通運輸局)
(四)著力節約保護水資源
30、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嚴格落實《十堰市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三條紅線”控制指標》,完成各縣市區行政區用水總量控制年度目標并層層分解。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用水要達到行業先進水平,節水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運。(牽頭單位:市水利水電局,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市發改委、市農業局、市住建委、市國土資源局)
31、抓好工業節水。重點抓好東風汽車公司所屬企業、市轄重點監控企業、高耗水企業的循環用水。(牽頭單位:市發改委、環保局,責任單位:市水利水電局、市經信委、市住建委)
加強城鎮節水。加快城市供水管網技術改造,制定年底更新改造計劃,逐步降低管網漏損率,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2%以內。(牽頭單位:市住建委,責任單位:市水利水電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質監局)
32、加強農業節水。積極推進農業節水技術工作。(牽頭單位:市水利水電局,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發改委)
(五)切實加強水環境管理
33、推進水環境質量達標。定期向社會公布國家考核斷面的水質狀況。落實地表水環境質量目標管理與考核辦法,對各縣市區政府實施嚴格的水環境保護目標考核,實行生態補償,并與黨政領導班子和各級領導干部政績考核掛鉤。(牽頭單位:市環保局,責任單位:市水利水電局)
34、加強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將工業、城鎮生活、農業、移動源等各類污染源納入調查范圍。以水環境質量改善為目標,確定各縣市區主要水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2018年全市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同比下降2.5%以上,全面完成省下達的年度污染減排任務。(牽頭單位:市環保局,責任單位:市水利水電局、市農業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住建委)
35、嚴格尾礦庫風險控制。開展環境風險防控區域劃分工作,實施環境風險防控工作。全面排查全市尾礦庫,明確責任主體、污染物與風險源等重要信息,建立尾礦庫動態管理清單,開展環境風險評估,識別存在較大和重大環境風險的尾礦庫。落實有主尾礦庫的風險防范主體責任,重點針對伴生重金屬、氰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質、可能給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水質帶來嚴重威脅的尾礦庫,強化日常監管及隱患排查。繼續深化無主尾礦庫隱患排查、治理及生態恢復,落實資金、明確職責、強化措施。(牽頭單位:市安監局,責任單位:市國土資源局、市環保局)
36、嚴格排污許可證管理。強化排污許可與環境質量目標管理、排污權交易、總量減排等制度的有效銜接。按照《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7年版)》要求完成規定的排污許可證的核發工作。(負責單位:市環保局)
(六)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37、完善環境價格收費政策。推進超計劃用水累進加價和城鎮居民用水階梯水價制度,各縣市區和有條件建制鎮實施階梯水價制度。(牽頭單位:市物價局、市發改委,責任單位:市水利水電局)
38、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大力推廣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機制,推動企業污染治理第三方運營管理,積極推進環境領域PPP模式。(牽頭單位:市發改委,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環保局、市住建委)
39、加大政府投入和爭取國家資金支持。積極爭取國家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中央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中央環保專項資金、農村環境整治專項資金等,不斷加大對十堰污染治理項目的支持力度。(牽頭單位:市財政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環保局、市住建委、市林業局、市水利水電局、市農業局、市南水北調辦)
編輯:汪茵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