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自駕車旅居車營地。依托交通集散地、景區景點等建設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加強水、電、氣、排污、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和自駕游服務中心、環衛設施等配套建設。
(五)旅游廁所。通過以商建廁、以商管廁、以商養廁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方對一定區域內的廁所進行統一開發建設和運管管理。
P3帶路評:上面幾條已經想得很細了,只是思路還可以放得更寬。以廁所為例,就不應始終糾結于新增費用的承擔責任,應當大力鼓勵新技術的應用,在供水和污水處理費用的節省及反哺上做文章,做廁所領域的“合同能源管理”。在這方面,我們已經有了一些實務層面的進展,而且不限于“廁所革命”。
(六)旅游城鎮。以加強城市、鄉鎮、街區等特色旅游資源的保護為導向,鼓勵社會資本方將特色旅游資源的科學保護、合理利用及相關配套經營性服務設施的建設運營等進行統籌規劃、有機銜接。
P3帶路評:保護可以是導向,但是如何識別、挖掘和強化“特色”應是重點。
(七)交通旅游。支持地方政府將交通項目和旅游資源的利用融合建設、一體發展,鼓勵社會資本方參與旅游風景道、郵輪港口、游船碼頭、公共游艇碼頭、旅游集散中心、通景公路及相關配套服務設施的建設。
P3帶路評:相關政策內容可以參見交通運輸部、國家旅游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鐵路總公司和國家開發銀行于2017年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交規劃發[2017]24號)。
(八)智慧旅游。鼓勵和支持政府和社會資本方采取PPP模式開展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區、智慧旅游公共服務平臺、旅游數據中心、旅游基礎數據庫等建設。
P3帶路評:相關政策內容可以參見原國家旅游局于2015年發布的《關于促進智慧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和《關于實施“旅游+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通知》。智慧旅游的痛點在于表面文章,需要政府付費的各種高端設備和軟件如果不能切實用于提升項目公司的運營和盈利水平,還不如把錢花在服務細節上來得實在。
(九)健康旅游等新業態。鼓勵政府和社會資本方將旅游資源的經營性開發項目與養老、體育、健康、研學等領域公共服務供給相銜接。
優先支持符合本意見要求的全國優選旅游項目、旅游扶貧貸款項目等存量項目轉化為旅游PPP項目。
P3帶路評:存量項目不好做,但是確實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四、嚴格執行財政PPP工作制度
(一)嚴格篩選項目。各級旅游、財政部門要加強合作,依托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科學論證篩選,優先選擇有經營性現金流、適宜市場化運作、強化運營管理的旅游公共設施及公共服務項目,做好項目儲備,明確年度及中長期項目開發計劃,確保工作有序推進。
P3帶路評:優選標準——現金流、市場化、強運營。其實也同樣適用于其他行業的PPP項目。
(二)確保公平競爭。各級旅游、財政部門要加強協作,指導項目實施機構依法通過公開、公平、競爭性方式,擇優選擇具備項目所需建設運營能力和履約能力的社會資本開展合作,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旅游PPP項目合作,消除本地保護主義和各類隱形門檻。鼓勵金融機構早期介入項目前期準備,提高項目融資可獲得性。
P3帶路評:項目融資的可獲得性并不取決于金融機構的早期介入,而取決于專業投資人的早期介入。當然,合法合規是前提。
(三)合理分擔風險。各級旅游、財政部門要加強協作,指導項目實施機構按照風險分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充分識別、合理分配和有效應對PPP項目風險。保障政府知情權,政府可以參股項目公司;保障項目公司的經營獨立性和風險隔離功能,政府不得干預企業日常經營決策,不得違規兜底項目建設運營風險。
P3帶路評:此段回歸PPP本原,點贊。
(四)保障合理回報。各級旅游、財政部門要加強協作,指導項目實施機構根據項目特點構建合理的項目回報機制,財政部門依據項目合同約定將財政支出責任納入地方政府年度預算和中期財政規劃,按項目績效考核結果向社會資本支付對價,保障社會資本獲得合理收益。
P3帶路評:合理回報很重要,但是不限于“向社會資本支付對價”(更多情況下應該是項目公司收取政府付費、補貼和使用者付費)。
(五)嚴格債務管理。各地財政部門要認真組織開展項目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加強本轄區內PPP項目財政支出責任統計和超限預警,嚴格政府債務管理,對政府參股及付費項目,加強建設、運營成本控制,嚴禁政府或政府指定機構回購社會資本投資本金或兜底本金;政府不得向社會資本承諾固定或最低收益回報;政府部門不得為項目債務提供任何形式擔保;嚴禁存在其他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
P3帶路評:與近期其他文件相比,此段內容尚屬溫和。
(六)強化信息公開。各級旅游、財政部門要認真落實《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信息公開管理暫行辦法》(財金[2017]1號)有關要求,做好PPP項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公開工作,及時、完整、準確地錄入旅游PPP項目信息,及時披露項目識別論證、政府采購及預算安排等關鍵信息,增強社會資本和金融機構信心,保障公眾知情權,接受社會監督。
P3帶路評:非常支持。
(七)加強績效考核。各級旅游、財政部門要加強協作,共同推動建立旅游PPP項目績效考核機制,跟蹤掌握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情況,推動形成項目監管與資金安排相銜接的激勵制約機制。
P3帶路評:“項目監管和資金安排相銜接的激勵制約機制”是比較新的提法,值得關注。
五、加大政策保障
(一)強化工作協同合作。兩部門共同推動地方人民政府積極探索建立跨部門旅游PPP工作領導協調機制,加強政府統一領導,明確部門職責分工,強化培訓引導,形成工作合力,推動項目順利實施。
P3帶路評:跨部門的PPP工作協調機制是大勢所趨。
(二)建立優先推薦函制度。對于地方人民政府重點推薦的旅游PPP項目,省級旅游部門在充分征求省級財政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向文化和旅游部報送推薦旅游PPP項目目錄,每個省(區、市)不超過2個;由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組織專家論證后,擇優選取并共同向社會推薦。
P3帶路評:兩部委共同論證和優先推薦制度頗具新意,建議地方政府關注和跟進。
(三)優化資金投入方式。各級財政部門、旅游部門要探索創新旅游公共服務領域資金投入機制,進一步改進和加強資金使用管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撬動作用,推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旅游領域,提高投資有效性和公共資金使用效益。積極鼓勵民營資本參與PPP項目建設,不得設置限制條款或任意提高門檻。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