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印發《四川省環境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實施方案》2018年工作要點,要求各地各部門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力推進環保督察發現問題整改,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實現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四川省環境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實施方案》2018年工作要點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切實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根據《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的決定》(川委發〔2016〕20號)、《中共四川省委辦公廳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四川省環境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實施方案〉的通知》(川委廳〔2016〕92號)等要求,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戰役”攻堅戰,強力推進環境保護督察發現問題整改,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實現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奮力推進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再上新臺階,為建設美麗四川作出貢獻。結合我省實際,制定《四川省環境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實施方案》2018年工作要點。
一、主要目標
全省大氣環境質量不斷提升。全省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12%;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率達到82.6%。力爭新增加1—2個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地級城市。全面完成主要大氣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任務。
全省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省87個國考斷面地表水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達到79.3%,在2017年的基礎上提高1.1%,地表水劣Ⅴ類水體比例控制在4.6%以內。力爭增加3個地表水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國考斷面,消除僅有的2個劣V類國考斷面。全面完成縣級飲用水水源地突出環境問題整治,確保40個地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到Ⅲ類以上。全面完成主要水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任務。
全省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完成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基礎信息調查與信息入庫建設;完成土壤環境質量省控監測點位設置;完成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隱患排查、整改和周邊用地自行監測工作;完成市(州)所在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一、二級保護區陸域、30個工業園區和30個硫鐵礦等礦山土壤污染狀況評估;啟動實施20個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示范項目。
二、重點任務
(一)打贏藍天保衛戰。
1.實施工程治理減排行動。繼續將成都平原地區大氣環境質量改善作為全省環境保護“一號工程”。大力推動達州、廣安、瀘州等市共150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加快縣城及以上城市建成區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淘汰。強化玻璃、磚瓦、陶瓷等行業企業污染治理,繼續實施水泥等行業錯峰生產。出臺《四川省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實施方案(2018—2020年)》,制定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技術指南,完善VOCs排放源清單,加快VOCs監測和管控體系建設。以石油化工、汽車制造、包裝印刷、家具等行業為重點開展VOCs污染源達標整治。加強油氣回收治理。修訂實施成都平原、川南地區臭氧防控方案。
2.實施結構調整減排行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以產業、能源、交通為重點推進結構減排,減少過剩和落后產能。依法推動高污染產能退出,大力推進環境友好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以中央、省環境保護督察發現問題整改為契機,深入推進“散亂污”企業整治。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和鼓勵使用清潔能源,進一步建設完善工業園區或工業集中區熱電聯產,繼續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工程、煤改醇基燃料工程、煤改生物質成型燃料專用鍋爐等。加快城市交通結構調整,積極推進構建大中城市現代交通體系,大力推進城鄉公共交通建設,加快建設成都等重點城市軌道交通。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
3.實施管理減排行動。劃定全省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實行分區管控。嚴格執行《四川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2018年修訂)》,動態更新污染源排放清單,提高重污染天氣預警預報準確率,落實重點企業錯峰生產、壓產限產、工地停工和機動車限行等強制性措施,大力開展消減霧霾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完善空地聯合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機制,有效減緩重污染天影響。提高城市環境精細化管理水平,推動建筑施工揚塵管控提檔升級,重點推進城市建筑施工工地圍擋全封閉、渣土運輸車輛全密閉,加快推進城市建筑施工工地揚塵在線監測。加強秸稈綜合利用,有效減少秸稈存量;進一步完善市、縣、鄉、村四級秸稈禁燒監管體系,加強重點區域、重點時段秸稈禁燒管控力度,強化聯合執法,嚴防秸稈露天焚燒污染。加強機動車排氣污染綜合整治,制定整治方案,建立新車環保信息隨車清單查驗制度,加快遙感監測等技術裝備應用;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開展柴油貨車、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檢驗機構和車用油品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在成都等重點地區劃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止使用區域。
(二)打好碧水保衛戰。
4.實施嚴重污染水體整治行動。以中央、省環境保護督察發現問題整改為契機,全面落實省級河長年度目標任務,大力解決岷江、沱江、涪江流域突出環境問題。全面開展沱江流域水質達標沖刺行動,組織實施《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沱江流域水質達標三年行動方案》,集中開展德陽為重點的上游區域治理會戰,以及成都毗河、資陽陽化河、眉山球溪河、內江威遠河、自貢釜溪河、瀘州瀨溪河等重污染流域的支流治理會戰。探索建立沱江流域7市24個國省考核斷面“斷面長制”。全面落實河(湖)長制,以實施流域水質達標方案為重點,扎實開展污染嚴重小流域綜合整治,強化沿江排污口整治,嚴格生態流域管理,保障生態需水,加快推進陽化河、球溪河、郪江、江安河、瓊江、釜溪河等流域水污染防治,實現陽化河流域水質達標,瓊江流域水質全面改善,10個出川考核斷面全面達到考核標準。繼續開展黑臭水體治理專項行動,鞏固已整治竣工74條黑臭水體整治成果,推進剩余25條黑臭水體治理。實施農村河塘清淤疏浚,開展截污治污、水系連通、岸坡整治,建設生態型河渠塘壩,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和河流生態。
編輯:汪茵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