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關于污泥處置路線,岳寶表示,中國幅員遼闊,地域差距很大,解決路線取決于污泥的泥質,以及本地區的一些資源和產業條件,來決定它最終的工藝路線。在中心城市、工業發達地區、土地資源稀缺的地區,例如像日本那樣,可以以焚燒為主。另外,在中西部地區、人口稀疏、土地資源不緊缺的地區,可以走填埋和土地利用的處理路線。
第四,完善收費機制。我國絕大部分城市污水的收費都跟污水處理成本倒掛,污水處理企業在污泥處置,在做好污泥上積極性不高。中國很多污泥項目都是政府用補貼的方式進行運營,結算非常復雜,不能公開透明,不能市場化。污泥處置市場化,第一是要健全法制,第二要完善收費。市場化就是一個法制和效益并駕齊驅,光講法制化,而沒有效益,沒有企業愿意參與進來。
相對污水、自來水來說,污泥處置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是一個城市的清道夫,不僅僅要求它安全、環保,而且要長期穩定可靠。污泥處置是專業的事,專業的事應該讓專業的公司來做。從中國污泥處置經驗來看,幾家做的比較好的污泥干化焚燒項目都是由專業的公司在運營的。最后專業的公司會根據污泥的特性,根據項目的特性,對原有的設計和設備進行針對性的革新和改善。污泥項目的成功,后期的運營管理團隊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
岳寶最后表示,首先,在中國夢的大背景下,污泥廠會是一個智能工廠,中國已經進入工業4.0時代,污泥廠不能再是刀耕火種的作業方式。其次,污泥廠應該是一個花園工廠,規避鄰避效應。第三,污泥廠應該是海綿工廠,達到零排放,污染物都要在污泥廠進行處理、循環利用,最后做城市基礎設施重要的一環,它應該對廣大市民開放,成為城市重要的環保宣教基地。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