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第一批)的通知》顯示,在面向全國征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的基礎上,經過評估、總結,決定推薦中煤旭陽焦化污水第三方治理等6個案例為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第一批)。
中國水網獲悉,為進一步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作,推廣實踐經驗、管理制度和有效模式,近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第一批)的通知》,《通知》顯示,在面向全國征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的基礎上,經過評估、總結,決定推薦中煤旭陽焦化污水第三方治理等6個案例為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第一批)。
一、中煤旭陽焦化污水第三方治理案例
(一)概況
河北中煤旭陽焦化有限公司原有污水處理站兩座,由于系統運行不穩定,不能有效達標排放。2015 年4 月,河北協同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河北中煤旭陽焦化有限公司簽訂合同,負責該公司焦化廢水處理設施第三方運營。項目位于河北中煤旭陽焦化有限公司現有廠區內,河北協同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原有污水處理站進行了擴建及改造,擴建后的污水處理站處理能力達到250 立方米/小時,生化系統采用傳統的A/A-O 工藝。項目總投資2000 萬元。
(二)借鑒價值
該案例的項目建設和收費機制具有一定借鑒價值。
1、鑲嵌式治理模式
該案例采用了典型的鑲嵌式治理模式。第三方治理企業對焦化企業原有污水處理站的設備進行改造,并在原有的污水處理工藝基礎上進行優化調節,處理后的廢水全部回用。項目投入小,運營費用低于企業自運營費用。
2、收費機制
第三方治理企業根據進水COD 指標范圍和出水指標要求,制定了差異化收費方式,按照重點污染物濃度實行階梯處理價格。該收費機制可以為焦化企業節約費用,同時也有利于保障第三方運營企業利益。
二、衡水工業新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案例
(一)概況
衡水工業新區是衡水市綜合環境較為敏感的區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00 家。原來各企業的污染物治理設施都由企業自己運營,部分企業技術力量不足,設施運營狀況不穩定,常有排放超標現象出現。
2015 年衡水工業新區決定引進第三方環境綜合治理服務商,并通過招標選定了航天凱天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新區環境服務以及環境污染綜合整治。衡水工業新區管委會的投資公司與航天凱天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衡水凱天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推進新區污染治理。
(二)借鑒價值
該案例的綜合整治整體打包模式及收付費機制具有一定借鑒價值。
1、整體打包模式
衡水工業新區通過招標選定第三方,項目涵蓋生活污水、工業廢水、中水回用、污泥處理、廢氣治理、監控平臺建設等工程,系統性強。第三方治理企業從源頭整體統籌規劃,最大程度保障環境治理效果。
2、收付費機制創新
衡水工業新區管委會建立收支平臺,采取差異化收費方式,通過平臺向排污企業收取污水處理費,并按照績效考核結果向衡水凱天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支付運營服務費。
三、蘇州工業園區污泥處置及資源化利用案例
(一)概況
2009 年4 月,法國蘇伊士集團與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市政公用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建蘇州工業園區中法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致力于園區污泥處置服務。中法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負責蘇州工業園區污泥處置及資源化利用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園區政府負責項目的監管和評估。
該項目一期工程于2010 年2 月正式開工建設,2011 年5 月正式投產;二期工程于2015 年6 月開工建設,2016 年7 月正式投產。
(二)借鑒價值
該案例的項目建設和運行模式具有一定借鑒價值。項目采用“產業協同、循環利用”的建設模式,在規劃設計上體現了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具體做法是:1、項目選址于蘇州東吳熱電有限公司廠區內,并且緊鄰園區第二污水處理廠,最大程度的縮短了脫水污泥和干污泥的運輸距離。2、充分利用污水廠、污泥廠及熱電廠各自的資源。污泥廠利用熱電廠的余熱蒸汽和污水廠產生的中水干化污水廠產生的污泥,干化后的污泥作為生物質能用于熱電廠焚燒發電,產生的蒸汽冷凝水回到熱電廠作為鍋爐補給水循環利用,焚燒產生的灰渣作為建筑輔材;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排回污水廠進行處理后達標排放,實現了污泥廠、污水廠與熱電廠之間資源共享、協同發展。
四、無錫市蘆村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工藝改造案例
(一)概況
無錫市蘆村污水處理廠在進行工程技術改造前,采用離心式和帶式脫水機對污泥進行脫水處理,脫水后的污泥含水率為80%左右,脫水污泥的后續處置主要是進行填埋及制作有機肥料,成本較高,市場接受能力差,公司經營不佳。
2011 年,經過公開招標,引入北京中科國通環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無錫中科國通環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進行污泥處理。項目總投資4000 萬元,采用“生物瀝浸污泥深度脫水+好氧發酵+園林用肥和營養基質”工藝流程,由無錫中科國通環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改造(建設)并運營。
(二)借鑒價值
該案例的項目建設模式、項目投融資機制具有一定借鑒價值。
1、源頭減量化、末端資源綜合利用的鑲嵌式治理模式項目建設在污水處理廠內部,改變原有污水處理廠工藝后端的污泥處理工藝,對污水處理廠的濃縮污泥進行改性處理,操作和管理簡單,可納入污水處理廠的管理體系,達到污泥污染物不出廠即可處理的目的。后續采用“園林用肥和營養基質”的處置方式,污泥經過無害化處置后進行土地利用,符合國家污泥處置相關政策要求。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