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蘇伊士亞洲區首席執行官郭仕達在接受中國水網采訪時表示,蘇伊士在中國市場的目標是,水處理和固廢處理市場營收要達到“50%對50%”。而當時,這兩大業務之間的占比還是水處理營收80%,固廢處理營收20%。
以這一目標為背景,近兩年,蘇伊士集團在華的布局重點更加清晰。尤其是今年兩大市場布局的塵埃落地,更加鞏固了蘇伊士集團對中國環保市場布局的判斷。今年11月,在第十二屆深港珠澳供水界學術交流會期間,郭仕達先生再次接受中國水網采訪,他介紹,“目前,蘇伊士集團在華業務正保持每年10%的增長速度,實現穩步提升。”
蘇伊士亞洲區首席執行官郭仕達
鞏固水務巨頭地位:收購GE水處理,看好工業廢水處理市場
隨著中國環境排放標準的提高和越來越嚴格的監管,中國的工業廢水處理市場發展空間巨大。未來的工業廢水處理市場,將會從重視量到重視質轉變。特別是對于如石化、鋼鐵、采礦、醫藥等,一些污水處理難度較高的行業,這一趨勢將更加明顯。這一市場背景下,將催生一批更專業、技術更強、管理更規范的環境企業。
由蘇伊士新創建運營的工業污水處理項目,保障了工業園區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郭仕達強調,蘇伊士集團十分看好中國的工業廢水處理市場,這將是未來集團實現在華業績增長的關鍵領域之一。
傳統水務競爭激烈,市場日趨飽和,蘇伊士聯合加拿大魁北克儲蓄投資集團以32億歐元的重金收購GE水處理,外界猜測頗多。郭仕達表示,雖然收購GE水處理是出于全球市場布局的考慮,但集團更看重它對中國市場增長的助力。
郭仕達介紹,就水務業務而言,蘇伊士的大部分收入來自于市政水務,工業水務只占水務總業務的15%,要進一步擴大工業水處理市場,收購一家專業公司是很好的辦法和途徑。而與傳統日趨飽和的市政水務相比,集團也更看好工業水治理市場的廣闊前景。據測算,工業水處理市場全球價值已達到了950億歐元,預計將以每年5%的速率持續增長。
在全球工業水處理市場中,GE水處理占據了舉足輕重地位,其在北美地區收入占50%,其余地區50%,其中,9%的營收都來自于中國的市場。收購GE水處理,蘇伊士在中國水務市場,勢必如虎添翼。
據了解,GE水處理是全球唯一提供全套高科技水處理設備的公司和藥劑制造商,尤其在工業水處理方面,業務范圍涵蓋海水淡化、中水回用、純水處理、鍋爐水處理等諸多水處理板塊。其2016年全球銷售額為21億美元,約7500名員工,全球有29家工廠和12個研發中心。
在中國,蘇伊士新創建成立數個研發中心,培養本地人才,開發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滿足本地需求
郭仕達告訴中國水網,收購完成后,蘇伊士將擁有世界領先的工業水解決方案和服務平臺,能夠全面覆蓋工業水處理全產業鏈。在中國,GE水處理有600多人的團隊,其中有150名是研發人員,分布在中國的多個省市地區。目前,中國正在推行煤轉氣,既把煤炭變成能量,這一過程中會產生很多難以處理的廢水,通過收購GE水處理,集團就擁有了處理工業廢水的全部技術,市場競爭優勢明顯。
同時,通過GE水處理現有的客戶資源,能夠讓集團更好的獲得工業廢水領域的巨頭客戶,這其中就包括中石油、中石化、BP等大客戶。而GE強勁的研發和創新能力以及數字化管理平臺,也將助推蘇伊士品牌和業績增長。
加大固廢市場投入:整合、統一品牌管理,傾向危廢處理市場
今年,蘇伊士對華業務整合放出大招,與在中國大陸及香港的基建及服務業的主要投資和運營者──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新創建集團)擴大合作,聯合成立“蘇伊士新創建有限公司”, 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將使雙方的合作領域全面擴展至大中華地區的水務管理、固廢資源管理、水務工程及咨詢業務,并將以“蘇伊士新創建”為單一品牌,以統一模式管理新公司在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和澳門的業務。
蘇伊士的戰略重組,早在2015年就已經開始,將集團旗下遍及全球70個國家的40余個品牌,整合到“蘇伊士”品牌下,并將業務由之前的水和廢棄物管理,向四個主要方向開展:水循環延伸的管理、廢料的回收和再利用、提供水處理的解決方案,以及為城市和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咨詢服務。
2016年,蘇伊士再次重組在華業務,與新創建擴大合作領域,覆蓋在中國的廢料回收與運營業務,以單一的管理模式,發展集團在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和澳門的業務。
今年,蘇伊士新創建的正式成立,集團在華的業務整合也由此圓滿完成。從蘇伊士一系列整合動作,可以看出,其在中國的業務重心開始向工業水處理和固廢領域傾斜。
在香港,蘇伊士新創建管理著兩座世界級策略性填埋場
要實現在華水處理和固廢處理市場營收要達到“50%對50%”的目標,蘇伊士選擇加大對固體廢物管理業務的發力,也無可厚非。
郭仕達表示,在華業務整合完成前,固廢資源管理(前“升達”)和水務工程(前“得利滿”)兩大業務,屬于蘇伊士100%控股,整合之后,連同雙方合資的水務運營在內的三大業務融合,統一以蘇伊士占比58%,新創建占比42%,來進行在華業務布局。這將加大集團在華固廢處理業務的拓展能力。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