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十九大學習之十七:機構改革下的環境管理路在何方?

時間:2018-03-22 11:18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E20環境平臺十九大學習小組

評論(

由統一部門對生態環境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統一管理,是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更高要求。環境管理要與經濟發展協同推進,立足發展、統籌環保,成為綠色發展的主導部門,成為“兩山論”落地的核心推動部門。

十九大召開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時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要理順管理體制。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明確提出: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

在新一輪機構和行政體制改革下,由統一部門對生態環境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統一管理,是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更高要求,是對人民群眾美好生態環境需求的有力回應。

伴隨著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經濟高速發展,環境管理部門經歷了一系列變遷,從國務院環境保護領導小組、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到國家環境保護局、環境保護部,環境管理部門的地位越來越高,但工作重心始終以監管為主,在國家經濟高速騰飛的時候充當剎車的角色。經濟發展始終是主線,而環境管理則是為了調和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在此定位之下,經濟與環境自然而然地站在了對立面。

過去的環保部門是環境監管機構,是幫助黨和國家治理環境的“環境管家”。但隨著十九大的召開,在國家實踐“兩山論”和綠色發展的大環境下,環境管理機構將迎來變革之時。新時代有新要求,環境管理要與經濟發展步調一致、互相統一,為經濟發展創造增量,只做傳統監管肯定是不符合黨在十九大之后對環保部門的重新定位。

過去,環境管理工作主要依靠監察、法規、標準等手段“堵”住環境問題,以末端治理為工作重心。現在,在我國經濟轉型、中央嚴控金融杠桿、地方財政捉襟見肘的背景下,環境管理工作如果繼續依靠“堵”住問題,簡單的“念緊箍咒”,地方經濟就會雪上加霜,地方財政將岌岌可危,地方政府就會面臨破產的危險。那么,按照“堵不如疏”的道理,環境管理的角色就要從“大舜”轉變成“大禹”,疏通環境管理中的問題,而“疏”的有效途徑就是落地“兩山論”、實現綠色發展。

既然環境管理工作不能再簡單的“念緊箍咒”,那就要知道什么時候可以念,什么時候不可以念,而且要把握好一個度、掌握好節奏。這個節奏的把握需要以懂得客觀經濟規律、懂得地方冷暖為前提,更需要把握當代政治方向。

在經濟轉型的新時代,經濟發展的動力已經發生大變化,環保思維的轉變也有很大提升。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走向更平衡、更充分的新要求之下,一方面,地方政府在環保與生態治理方面的支付能力受到很大制約,中央嚴控金融風險,地方財政捉襟見肘;另一方面,企業在轉型中分化嚴重,環境監管高壓讓支付意愿高漲,但支付能力受到經濟增速下降的影響也在消減。企業與政府都面臨著環境治理的支付能力下降問題。

在這種背景下,環境管理要與經濟發展協同推進,立足發展、統籌環保,成為綠色發展的主導部門,成為“兩山論”落地的核心推動部門。

一方面,要轉變環保部門的政府職能。從中央環保督察的首輪成效,及環保部對整個督察體系未來的部署上,可以看出環保督察正在走向規范化、常態化和制度化。但督察的形式和手段有諸多限制因素,環境管理機制的創新還需要從職能轉變開始。如果環保部門只發揮督察、監管職能,注定是“陰陽兩極”的一極,難以達到“太極”陰陽調和的作用,永遠只是單一部門,不是綜合部門。環境管理在統籌原有環境監管職能的同時,還應將推動“兩山論”落地、實現綠色發展作為重要工作,實現環保和經濟的融合,最終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共贏。

另一方面,要探索新的管理機制和創新機構。踐行綠色發展,實現“兩山論”從理念到落地是全新的研究領域,新的領域需要新的機制和機構。在國家層面,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掌控全局、統籌布局;在地方層面,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成立綠色發展研究機構,搭建系統研究、培訓引導、示范推廣、產業促進、金融支撐、評估總結的“六位一體”生態體系,探索綜合性示范路線,形成城市層面的“兩山論”落地模式,并可復制推廣到全國。

機構改革之后全新的環境管理部門,必須與新時代下“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相適應,統籌落地“兩山論”、推進綠色發展工作,更好的引領和服務于生態文明建設。

【附】E20環境平臺學習十九大小組

傅 濤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兼職教授

陳 強 E20環境平臺顧問

谷 林 E20環境平臺合伙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主編

李曉佳 E20傳播中心網站運營部經理

季 托 E20品牌營銷部 副經理

李 偉 E20研究院政策研究中心分析師

相關閱讀

之一:如何學懂、弄通、做實?

之二:黨領導一切的權力從哪里來?

之三:新時代下,偉大的環保公司需要政治正確

之四:“兩山論”如何擲地有聲?

之五:中國道路能否引領世界航向?

12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