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迫切希望國內能多研究下單個集水區情況下的LID設施模擬,搞清楚這里面的細節,再去研究LID設施對大尺度規劃的徑流削峰效果。舉個簡單例子:EPASWMM里,集水區內嵌LID設施時,其平面布置有4種情況,這幾種方法有何區別,對模型模擬結果有何不同了?
16 如果給你一個小區海綿設計你怎么說服審查單位,怎么讓規劃設計通過?
只要正確的聲音足夠大,就能壓倒錯誤的聲音。這幾年的經歷讓我明白,正確只會遲到,不會缺席!
希望讀者能把本文廣泛傳播,讓更多的人理解海綿,會做海綿,這樣才不會導致把正確當成錯誤,顛倒黑白的事情反復發生。
最后,我想說一點,雖然國家推出海綿城市建設確實稍顯倉促,行業對此也確實技術儲備不足。但是,過了4年多還犯低級錯誤,這絕對是設計師個人問題。至于學術論文犯低級錯誤,某種程度上就無法讓人接受。隨便找本國外雨水管理手冊讀一讀就明白的事情,為什么就不去弄明白了?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