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年空氣質量明顯改善,沒有單雙號限行,既有幾年來自身的不懈努力,也應該感謝周邊“2+26”城市共同做出的貢獻。各地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減排量大幅增加,橙色預警的工業企業減排力度相當于以前紅色預警。除了北京、天津等工業占比較低的城市以外,其他城市橙色預警各種大氣污染物排放量要下降30%以上。正是因為區域的污染排放量大幅度下降,也因為北京市持續調整能源結構,使得自身的排放強度也大幅度下降。我們知道,每次啟動紅色預警,對于人民群眾的交通出行會有較大的影響,因此紅色預警是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的最后手段。
目前,北京已經從工業煤炭為主的排放,轉向了以生活為主的排放,當主要矛盾變化的時候,機動車排放影響就進一步凸現出來了。多個國家級團隊就北京污染構成進行研究,所有的研究結果都有一個共同的結論,那就是機動車排放是當前北京PM2.5的第一來源,現在拉高北京PM2.5濃度的首先就是硝酸鹽,已經遠遠超過了硫酸鹽,這是我們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據了解,北京把機動車污染治理作為今年工作的重點,我認為是精準施策、靶向治霾,對此我完全贊同。謝謝。
劉友賓: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