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實錄丨環境保護部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時間:2018-02-28 09:50

來源:環保部

評論(

具體到產業結構方面,重點是繼續開展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淘汰落后產能并化解過剩產能,還有城區內重污染企業的搬遷等。大家如果看各個地方政府工作報告就能看出來,有的省化解過剩產能的數量已經明確列出來了。我們會在全國范圍內繼續排查散亂污企業,進行綜合整治,同時加強環保執法監管,提高污染物排放標準,目前“2+26”城市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已經頒布實施。

在能源結構調整方面,重點是治理散煤,重點地區推行清潔取暖,這個作為突破口,持續推進重點地區的煤炭消費總量控制。

在交通結構方面,重點是進行大宗物流由公路運輸向鐵路運輸調整,并通過車油路聯動措施提高機動車排放控制水平。

這涉及的都是深層次問題,目前都有所突破,但還沒有取得顯著進展,后面三年要有新的時間表。

除了三大結構問題,還要更加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重污染天氣應對在京津冀已經實現了重大突破,大幅減少了持續時間較長的重污染過程,聯防聯控取得實效。其他很多地區還沒有實現這種聯防聯控。要提高預測預報的準確度,完善重污染應急啟動標準。

最后就是面源,大家看到在京津冀地區,空氣質量較往年好,沒有像以前出現揚塵污染很重的情況,這些地區真正把責任壓實到了村、鄉、鎮,治理還是比較到位的。下一步要切實提高城鄉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壓實責任,切實解決揚塵和秸稈焚燒等面源污染。

華夏時報:《大氣十條》實施以來,我國環境空氣質量逐步改善,其中京津冀及周邊等重點地區改善幅度大、效果明顯,但我也聽到一些聲音,認為是因為氣候條件比較好,風比較大。您認為成效的取得有幾分靠天、幾分靠人?

1519783205975188.png

賀克斌:謝謝你的提問。針對空氣質量改善,網上經常有一個說法叫人努力、天幫忙,用它來簡單概括改善的原因。這個說法我們在研究大氣污染原因的時候,也經常提到,內因是排放,外因是氣象。2016年初,按照國務院要求,中國工程院組織了50多位院士專家,針對《大氣十條》實施頭三年的情況進行了中期評估,當時對《大氣十條》實施的結果做了一個預判,到2017年底全國和重點地區完成《大氣十條》的空氣質量改善的顆粒物濃度降低目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存在兩個非常突出的問題:第一個就是北京市要完成60左右,就是PM2.5年均濃度降到60微克/立方米左右,難度很大,必須要下決心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全面推進區域聯防聯控;第二個問題,就是冬季的重污染天氣非常突出,必須下大力氣來降低采暖期的重污染峰值。提出這兩個問題以后,也提出了包括散煤治理在內的十條政策和措施方面的建議。

針對評估結果和建議,環保部當時會同相關部委和省市,加緊研究相關措施。大家可能還記得,2016年年底和2017年年初,我們經歷了一個跨年的長時間重污染過程之后,迅速推出了兩個工作方案,第一個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第二個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在這兩個方案的起草過程中,組織了專家對方案實施效果預評估,我本人也參加了評估工作。

當時預評估的結果表明,如果我們假定2017年的氣象條件與2016年的情況基本相當,那么全面落實兩個方案之后,北京市的PM2.5的濃度可以由2016年的73微克/立方米降到62-65,平均到63微克左右,也就是說,如果氣象條件一樣的話,2017年通過這兩個方案的實施可以基本實現《大氣十條》的目標,包括工程院中期評估提出的難點,就是北京60微克左右。

大家知道,后來實際上北京市2017年PM2.5的年均濃度降到58微克/立方米,從73微克/立方米降到63微克/立方米是減排措施的結果,而從63微克/立方米進一步下降到58微克/立方米,超過了當初預判結果,主要原因是2017年的氣象條件跟2016年相比更加有利做出的貢獻。

也就是說,就北京市而言,2017年的PM2.5下降,整個下降了15微克/立方米,這15微克里面,人努力大約占了70%,而天幫忙的貢獻大約占了30%。

最近有關氣象、環境、能源多個領域的專家、院士們對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比如說京津冀、長三角,也開展了空氣質量改善的氣象因素定量分析。

初步的結果是這樣的,第一個就是近五年,2013-2017年,如果按照最近幾十年的長周期來分析的話,在京津冀、長三角區域氣象條件是比較差的時期。但是這五年本身的年際波動也有明顯的變化,簡單說跟2013年相比,2014年、2015年的氣象條件是較差的,而2017年略有轉好。通過模型做這樣的分析,相對于2013年,2017年因為氣象條件略有轉好,可以使PM2.5在京津冀下降5%,在長三角下降7%。剛才聽到劉司長已經介紹了,實際上從監測數據表明,這五年京津冀下降了39.6%,而長三角下降了34.3%。按照這兩組數據來看的話,這兩個重點區域在最近五年降幅當中,人努力占了80%以上,而天幫忙在20%以下。

中國青年報:我們對去年那場跨年霾印象深刻,當時大家都覺得大氣治理目標很難完成,但最后卻完成了,這一年我們采取了哪些措施確保完成?同時,這也引發了另一個討論,我們前幾年的源解析是不是不到位?

劉炳江:其實提了兩個問題。我知道大家都很好奇,北京2017年跨年霾出現以后,作為大氣司司長感覺壓力很大,因為這七天北京的PM2.5累計相當于1800多微克,如果平均分攤到365天,每天就增加了4微克多。也就是說,北京要從73微克降到60微克左右,其實從年初開始要從78微克降到60微克左右。前4年從89.5微克降到73微克只降了16.5微克,這一年就要下降18微克,到60微克,任務十分艱巨。

1234567...9

編輯:張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