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環保局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按照“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約束性要求,在2018年謀篇布局,重點打好三大戰役,力爭到2018年,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比2017年改善5%,良好以上天數增加5%,完成國家、省給我市下達的2018年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國控小清河辛豐莊斷面水質達到省考核年度要求,全力推進美麗泉城、生態泉城建設。
一是更加堅定的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完成國家“大氣十條”終期考核。提前謀劃,濟南市大氣污染防治三期行動計劃。加快開展清潔能源替代,持續開展燃煤鍋爐、低空排煙設施、“散亂污”企業排查取締工作。開展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以及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情況摸底,深化油氣污染防治,盡快啟動固定式遙感監測系統建設工作。啟動氨排放控制前期工作。做好老舊高污染車輛提前淘汰工作,開展機動車排放檢驗與遙感檢測數據分析工作。進一步排查VOCs排放情況,做好印刷行業和汽車維修行業企業VOCs專項整治工作。持續開展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治理,推進工業企業堆場全部安裝視頻監控設施并與智慧平臺聯網。嚴格落實夏秋兩季秸稈禁燒工作。認真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組織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實施方案。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督查機制,進一步提高預警預報水平。進一步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十大措施協調聯動。
二是全面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全面推進“水十條”目標任務落實。協調推進光大水務一廠、二廠等6個污水處理廠(29萬噸/日)新(擴)建工程和建成區雨污分流等河道綜合治理工程。重點抓好小清河污染治理;推進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力度,協調做好小清河底泥清淤與生態補水工作,推動建立長效機制。督促切實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加快推進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完成農村分散式飲用水水源保護范圍劃定工作。推進自然保護區規范化建設,督促加強省、市級自然保護區規范化建設和管理。
三是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全面落實國家“土十條”、省方案和市方案,制定各區縣、市直有關部門土壤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全面開展污染土壤修復工作,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督導考核辦法。組織完成農用地土壤詳查。推進生態創建提檔升級,牽頭落實《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方案》。高新區加快創建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環保行業扶貧工作,完成2018年度190個村莊環境綜合整治任務,開展黃河灘區脫貧遷建環保扶貧工作,持續做好第一書記對口扶貧工作。加強畜禽養殖環境監管,落實《濟南市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出臺南部山區生態補償實施方案。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