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組建方式
以“企業主體、市場導向、行業引領、擇優遴選”為原則,依托行業中創新能力強、創新機制好、引領示范作用大的企業創建,充分發揮企業技術中心在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中的核心作用,規范和加強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和評價工作。推動企業技術中心在行業內起到引領作用,帶動整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創新發展。鼓勵支持大型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組建企業技術研究院(或中央研究院)。
(二)加強工程研究中心建設
1.布局領域
圍繞現代工程化技術和關鍵技術研發,著重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農業、汽車等重要支柱產業中開展布局,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和試驗研究、重大裝備研制及關鍵核心產品和部件研發,以及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驗證,突破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制約,支撐國家、省重大工程建設和重點產業發展。優化整合現有省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實驗室,按照工程研究中心的要求進行合理歸并,加強規范管理。新增工程研究中心圍繞以下領域方向布局:
2.組建方式
面向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優勢特色領域,以及國家、省重大戰略任務和重工程將建設需要,依托高校院所、行業龍頭企業(集團),在具備較強人才、科研實力,有較完備工程技術綜合配套試驗條件,同時具自我良性循環發展機制的單位進行組建。加強工程研究中心組建工作的統籌規劃,補齊短板、高端引領;建立工程研究中心第三方評估體系,定期對工程研究中心的運行情況進行檢查評估。
(三)加快布局和建設一批產業創新中心
以創新型領軍企業為牽頭,采取企業主導、院校協作、多元投資、軍民融合、成果分享的新模式,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建立若干產業創新中心,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具有競爭新優勢的新支柱產業。
1.布局領域
按照省委、省政府有關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決策部署,在集成電路、智能汽車、智能制造、生物育種,以及商業航天、北斗衛星導航、通用航空等戰略性領域組建一批產業創新中心。通過整合行業內創新資源,構建高效協作的創新網絡,打造戰略性顛覆性技術創新、行業引領性技術開發與推廣應用、系統性解決方案研發供給、高成長性科技企業投資孵化平臺,育成若干新興產業,促進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產業創新中心圍繞以下領域方向布局:
專欄8:湖北著力打造的產業創新中心
——國家先進存儲產業創新中心
由長江存儲牽頭發起,聯合產業鏈和創新鏈中相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服務機構等,圍繞設計、制造、封裝測試、裝備材料及下游應用等產業鏈各環節,以突破存儲器關鍵技術為導向,整合先進存儲領域現有國家創新平臺和主要創新資源,共同組建國家先進存儲產業創新中心。
——智能汽車產業創新中心
由東風汽車集團牽頭,聯合產業鏈和創新鏈中相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服務機構等,整合汽車產業現有國家創新平臺和主要創新資源,以突破智能汽車關鍵共性技術為導向,重點開展智能汽車信息安全、智能汽車測試評價技術等研發,組建智能汽車產業創新中心。
——智能制造產業創新中心
整合智能制造和機器人領域產業鏈和創新鏈中相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服務機構等創新資源和平臺,裝備制造及生產、數據與網絡層、感知層、智能工廠系統集成及下游應用等產業鏈各環節,實現產業鏈、創新鏈和資金鏈的深入融合,共同組建智能制造產業創新中心。
——商業航天產業創新中心
以建設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為契機,整合航天產業領域的國家、省級創新資源與平臺,圍繞航天運載火箭及發射服務、衛星平臺及載荷、空間信息應用服務、航天地面設備及制造等商業航天主導產業,充分發揮航天云網公共服務平臺作用,重點開展低成本、系列化固體運載火箭、綠色新型液體運載火箭、微小衛星、先進上面級、天基物聯網等研發生產,打造國際一流的商業航天創新支撐平臺和育成中心。
——通用航空飛行器產業創新中心
整合航空領域現有國家、省級創新平臺和主要創新資源,圍繞通用航空設計、制造、運行保障、服務運營等產業鏈環節,以突破通用航空飛機和水上飛行器制造技術為核心,建立完善技術研發、飛機試飛、檢驗檢測等創新平臺,共同組建通用航空飛行器產業創新中心。
——激光產業創新中心
整合激光領域現有國家創新平臺和主要創新資源,以激光材料、關鍵器件和激光器的研發生產為核心,大力發展高端激光設備及系統,加快發展激光應用服務,共同組建激光產業創新中心。
——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創新中心
緊貼國家戰略、國防建設和國際化發展的重大需求,以提高衛星導航應用于PNT(定位導航授時)領域自主創新能力、促進我省北斗衛星導航規?;瘧门c產業升級為核心,以技術研發、測試服務、產業孵化為主要任務,整合遙感、定位及信息網絡領域的相關創新資源和平臺,組建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創新中心,推動我國北斗衛星導航規?;瘧糜谲娒袢诤习l展。
——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創新中心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