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南京市政府印發《南京市水環境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0年)》。全文如下:
市政府關于印發南京市水環境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
寧政發〔2017〕236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府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現將《南京市水環境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0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
2017年12月4日
(此件公開發布)
南京市水環境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0年)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省政府《江蘇省生態河湖行動計劃(2017—2020年)》,全面推進水環境治理,全力提升水環境質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遵循“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治水方針,按照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確定的“一個高水平建成、六個顯著”的目標要求,以保障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為導向,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以提升水環境質量為核心,以全面推行河長制為抓手,在近幾年全面實施黑臭河道整治的基礎上,持續開展新一輪水環境提升行動計劃,進一步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進一步加快水務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系統謀劃、綜合施策,建管并重、標本兼治,全面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水環境治理任務,全力營造市民滿意的水生態環境,為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奠定堅實基礎。
二、工作目標
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力爭通過三年努力,使全市水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2018年,鞏固提升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成效,達到長治久清;啟動建成區消除劣Ⅴ類水體行動;玄武湖、月牙湖、莫愁湖、外秦淮河4個城市重要水體水質達到Ⅳ類;全面開展農村黑臭河道整治;全市域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基本構建全面覆蓋、責任清晰、標準明確、運營規范、管理高效的排水設施管養體系。部、省考核斷面水質穩定達標。
2019年,建成區基本建成雨污分流體系;鞏固提升河道治理成效,防止黑臭現象反彈,保持水體潔凈,實現環境整潔優美、水清岸綠;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力爭南湖、白鷺洲、烏龍潭、內秦淮河4個城市重要水體水質達到Ⅳ類。
到2020年,重點河湖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82%以上,Ⅲ類水以上優良比例達到省定目標,全市域消除劣Ⅴ類水體,建成區啟動消除Ⅴ類水體行動,實現建成區水體水質有效提升、城市濱水空間綠化美化、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公眾滿意度顯著提高,城市重要水體穩定保持Ⅳ類;水環境持續改善,主要河湖生態評價優良率達到70%,逐步構建和維護水體水生態系統,努力實現“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整治目標。
三、主要任務
2018—2020年水環境提升的主要任務是:“突出三個重點、實施十五項任務”:
(一)突出控源截污能力建設
按照全市排水管網建設規劃,進一步加大城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管理力度,全市建成區污水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鎮街污水處理率達到85%以上,規劃布點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1.加快構建雨污分流體系。按照新修訂的《南京市排水條例》要求和《南京市雨污分流攻堅計劃(2017—2019年)》安排,以“重點斷面、重要水體、干次管網”沿線雨污分流為重點,成片成線成體系加快推進雨污分流工程建設,在2017年雨污分流攻堅的基礎上,2018—2019年新建95平方公里、2783個片區的雨污分流,實施35平方公里雨污分流建成區域的“回頭看”,完成725個片區的檢查整改,實施123平方公里開發地塊征收拆遷和32平方公里棚戶區控源截污,確保2019年底前構建全市961平方公里范圍內的雨流分流體系。(牽頭單位:市建委;責任單位:各區政府)
2.加快完善污水收集管網體系。厘清現狀,科學規劃,修編城鄉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規劃,提升管網規劃建設系統性,制定管網建設改造計劃,完善污水收集管網系統,提高污水收集率。加快研究、建設現有合流制區域污水主通道,基本完成雨污合流制通道改造,實現雨水、污水各行其道。(牽頭單位:市水務局、市建委;責任單位:市城建集團、各區政府)
3.加快提升城鄉污水處理能力。優化城鄉污水處理設施布局,提升城鄉污水處理能力,實施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分質處理,全市建成區污水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市區加快構建不同污水收集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增強污水調度和應急處理能力。全市新建、擴建12座污水處理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約57萬立方米/日,有條件的污水處理廠利用濕地等方式進行生態處理,進一步消減氮、磷等污染物,提高排放標準。2018年基本完成萬噸以上城鎮污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除臭工藝改造,統一構建城鎮污水處理智能信息化系統,配套建設(改造)豐子河、板橋東部等一批污水提升泵站。加快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到2020年完成844個規劃布點村污水處理設施,實現規劃布點村的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牽頭單位:市水務局、市建委;責任單位:市城建集團、各區政府)
4.加快污水管網排查與修復。結合排水設施管養體制調整,按照住建部《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檢查井治理技術指南(試行)》要求,對污水管網進行全面普查、排查、治理。實施872公里污水收集主次管網的“回頭看”,對雨污混接、錯接的管道實施全面整改;對倒坡、破損、下沉、堵塞和無法疏通的管道,以及破損滲漏的檢查井,進行修復或翻建。加強沿河、沿湖截流管道(溝)及檢查井缺陷修復,實現污水管網系統連通成網,排水暢通,污水應收盡收。每年完成一批排水設施缺陷整治,著力提高進水濃度和降低污水管道運行水位。(牽頭單位:市水務局、市建委;責任單位:市城建集團、各區政府)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