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制度效益。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大膽探索,積極創新,逐步建立起一套較為完整的工作推進機制,基本形成了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水環境生態補償經驗做法。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新華社關于新安江補償試點國內動態新亮點做出重要批示。2015年,新安江流域補償試點工作納入了《國務院關于健全生態保護的意見》。目前,以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為范本的流域上下游橫向補償機制試點工作,已在廣西、廣東、福建、江西、河北、天津、陜西、甘肅多個省份逐步推開。
劉孝華認為,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試點,是新時代創新性的實踐,是一項探索性的工程,也是一項創舉。他表示,黃山市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緊緊抓住實施《千島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規劃》的重大機遇,加快實現末端治理向源頭控制轉變、資金支持向產業扶持轉變、項目推動向制度保護轉變、生態資源向生態資本轉變。確保流域上下游之間協同發展、同步發展,確保流域上下游共同增強獲得感,真正走出一條上游主動強化保護,下游支持上游發展的互利共贏之路。
編輯:李艷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