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項目庫中不規范的項目只是這幾年來PPP發展的一個縮影。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認為,地方政府依然沒有改變融資沖動,地方政府經濟建設任務,過度使用PPP,超過財政承受能力限制范圍使用PPP。而一些地方政府將一些不適合的項目做成PPP項目,造成了政府付費類PPP項目中,社會資本只針對前端的工程利潤,規避了后期運營。
這些無不意味著中國這輪PPP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拐點。從中國PPP的監管部門的態度看,PPP還會繼續推進,但是PPP的推進速度將會降下來。
薛濤認為,這三年政府對PPP初步建立了一個系統,包括操作流程,管理規范,還有信息系統,更重要的達成了推動PPP的共識,認識到了規范的PPP能夠控制地方債務。
但是規范并不意味著停擺,來自PPP監管部門的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規范PPP,是為了提質增效,當然PPP不會像前三年那樣高速發展?,F在,PPP的發展速度會慢下來,但是效率和質量會提升上去。
資本金穿透
“資本金穿透”的要求,是財政部金融司司長王毅在2017年11月初的一個公開論壇中提出的。王毅表示,一些地方、一些項目出現了自有資金實力不足的現象,舉債借貸參與PPP,小股大債疊加風險。對此,王毅特別強調,要堅持資本金的管理?!耙髮Y本金做真正的穿透,而不要讓政府所謂的各種公共性的基金、投資性的基金小馬拉大車,更不要讓社會的資本參與方用借來的錢作為資本金,再用銀行的錢做運營?!?/p>
王毅稱,政府和合作伙伴一定要掏出真金白銀,拿自有資本做資本金。資本金之外可以去融資,但資金結構必須合理。不少社會資本自有資金實力不足,“穿透”看資本金都是借款,“小馬拉大車”。這種情況下,社會資本難以分擔長期的風險,PPP這個好的機制難以發揮應有作用。
對于資本金穿透,在薛濤看來,就是要追查PPP中項目的資本金來源,不能是借債,不能是固定的回報。
薛濤給記者分析,為什么進行資本金穿透,首先避免高杠桿帶來的金融風險,其次便是防止社會資本方的資本金全是借款,沒有達到共擔風險的目的,甚至會從客觀上帶來套工程利潤提前走人的現象。
來自PPP監管部門的人士則對經濟觀察報表示,資本金穿透主要是針對資本金不能用債務資金。PPP主要依靠未來的收益,而不是將資本金虛化。這樣可以打破重工程輕運營的結局,也可以有效的防止運營期間出現問題?!百Y本金穿透管理可以有效的去杠桿,降低企業負債,可以迫使金融機構投資PPP,一是獲得投資利息回報,其次是獲得股權回報,也就是運營利潤回報,還可以獲得資產溢價的增值回報。若是PPP項目出現問題,可以用資本金來有效延緩時間,給政府和社會資本尋找到解決公共服務的途徑和方法。這樣PPP的速度肯定會降下來,但是質量肯定上去。”上述來自PPP監管部門的人士表示。
王毅還公開指出,地方政府方面,過于重視融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而輕視長效機制的塑造;過于重視短期投資效果,而輕視長期風險防范。社會資本方面,注重短期利益而輕視長期運營,“項目建好就拿錢、項目落地就走人”。中介組織方面,PPP剛剛起步,中介組織經驗不足,對PPP相關法律、制度、稅收等還在逐步熟悉的過程當中,“在干中學、邊干邊學”。中介市場缺乏行業自律和政府有效監管,服務水平還有待提高。
王毅表示,財政部下一步將從四個方面來推動PPP工作:第一、從單純關注項目落地數量,向關注項目規范性轉變。第二、從重視增量項目,向更加重視存量項目轉變。第三、從關注短期效益,向關注中長期效益轉變。第四、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更好地推動我國企業以PPP模式“走出去”,支持“一帶一路”發展。
據悉,未來財政部將會繼續出臺規范PPP的相關政策。比如:強化10%的支出紅線,強化兩評(財政可承受能力和物有所值評價)并且將建立完善的PPP支出監測體系。
2017年11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了《關于全面深化價格機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未來三年價格機制改革進行了系統謀劃和全面部署。其中提出,完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價格調整機制,促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推廣。
大岳咨詢總經理金永祥認為,新階段的政策越來越清晰,未來PPP從數量上講,總量高峰期已經過了,每年地方政府推出的PPP項目,2017年應該是一個高峰,以后數量大幅增加的可能性很小了。從2014年到現在起飛階段,有些不規范的地方,接下來會越來越規范,從行業上講不是公共服務的項目,風險分配不合理、運作不規范的、不接受上級政府監管的項目被清除出項目庫。政府付費的這扇門越關越緊,價格進行調整,使用者付費的項目會增加。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