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控制單元劃分
根據控制單元劃分結果,該區域共劃分為黃河銀川市平羅黃河大橋控制單元等8個控制單元。
(三)水質現狀及目標
2015年,8個控制單元對應的9個監測斷面全部為Ⅲ類及以上優良水質。
(四)水環境問題識別
1.廢水和污染物排放量大。沿黃城市帶是寧夏經濟、社會發展較快的區域。2015年,區域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81.45%,GDP占全區92.26%。廢水排放量占全區的95.40%,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占全區的90.67%,氨氮排放量占全區的93.83%。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廢水和污染物排放量隨之增大,水污染防治任務加重,
2.重點入黃排水溝水質差。區域內共有12條重點入黃排水溝,主要接納了4個城市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農田退水,水體自凈能力有限,尤其在無自然來水補給的情況下,污染物排入量已超過水體的環境容量,大部分排水溝為劣Ⅴ類重污染水質,對黃河干流水質穩定達標造成威脅,且部分流經城市建成區排水溝黑臭現象明顯。
3.城鎮污水處理壓力大。區域經濟發展較快,城鎮化水平較高,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配置較完備。但由于城市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污水排放量也隨之增加,部分城市如銀川市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已顯不足,亟需擴容或新建。縣城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水平較低,污水處理配套管網不完善,部分污水處理廠不能穩定達標。
4.工業污染防治滯后。區域內有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石嘴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24座依法設立的工業園區,大部分園區均還未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管網等配套設施,已建成集中處理設施的園區,還有部分仍然存在不能穩定達標的問題,工業污染防治滯后,對排水溝水質改善帶來一定難度。
(五)污染防治對策
1.加強城鎮源污染防治。銀川市等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超負荷運行的市縣,要加快實施擴容或新建工程。加快實施現有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2017年年底前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加強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確保水質穩定達標。完善污水管網、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設施建設,提高污水處理設施規范化運行水平。
2.加強工業污染防治。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評估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情況,加強企業監督,嚴格懲處超標排放企業。推行清潔生產,淘汰落后產能,實施重點行業清潔化改造。加強工業園區污染防治,未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園區要加快建設進度,并完善配套管網、在線監控裝置等設施,已建成但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園區要加強管理,確保工業廢水穩定達標排放。
3.綜合整治重點入黃排水溝。在城鎮生活污染防治、工業污染防治等基礎上,對重點入黃排水溝沿岸企業直排口進行排查、取締。加強農田退水污染治理,灌區要充分利用現有溝、湖等,建設生態溝渠、等設施,降低入溝污染物濃度。加大銀川市、吳忠市、中衛市排水溝城市段黑臭水體治理力度,按期完成黑臭水體治理目標。
三、沙湖污染防治對策
(一)湖泊概況
沙湖位于石嘴山市平羅縣西南部,屬河流古道型沙漠湖泊,由四周地下水、大氣降水和農田退水匯聚形成,為封閉性湖泊。
(二)控制單元劃分
根據控制單元劃分結果,沙湖屬于沙湖石嘴山市控制單元。
(三)水質現狀及目標
2015年,沙湖為劣Ⅴ類重度污染水質,影響水質類別的主要指標為化學需氧量、氟化物、石油類、高錳酸鹽指數和總磷。近五年來,沙湖2011年-2013年水質類別保持Ⅲ類,2014年降為Ⅳ類水質,2015年下降至劣Ⅴ類重度污染水質。
(四)水環境問題識別
1.補水水質不滿足湖泊水質目標要求。沙湖主要依靠東干渠和西一支渠補充黃河水,由于河流和湖泊水質評價指標不同,按河流水質評價,補水為Ⅲ類優良水質,但按照湖庫標準衡量總磷已超標4倍,成為湖庫Ⅴ類水質,補水水質不滿足湖泊水質目標要求,存在污染隱患。同時,區域地下水位高,存在淺層地下水間接滲漏輔助補給湖泊的特征,也對水質產生一定影響。
2.人為活動影響凸顯。沙湖是全國著名旅游景區,2016年接待游客量達到120萬人次,比2000年翻了一倍。人為活動加劇及湖內交通、娛樂設施排放污染物,是造成沙湖水質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3.水生態系統退化。沙湖為封閉性湖泊,湖泊生態用水大多依靠黃河水補給,水體流動性差,湖蕩凈化作用弱,內部微循環動力不足。同時,水生植物蘆葦、水草等生長面積不斷萎縮,湖體生態系統退化,導致水體自凈能力不斷下降。
4.沉積性污染物影響水質。2012年前,為解決沙湖水位下降問題,曾通過第三排水溝、艾依河等溝道補水。第三排水溝除接納農田退水外,還有部分城鎮工業和生活污水排入,加之蒸發量大,礦化度不斷提高,蘆葦根系腐殖和棲息動物糞便富集,導致湖體有機污染物不斷累積,影響湖泊水質。
(五)污染防治對策
1.實施生態補水促進水體交換。合理確定湖泊生態水位,加大生態調水和補水力度,建立水量平衡維持機制,優化配置多種補水水源,實現多水聯動。加快實施星海湖和沙湖連通等工程建設,擴大水域面積,為沙湖排水提供途徑,形成有效的水體交換,提高水循環和水質自凈能力。
2.恢復湖泊水生態系統。加快推進沙湖補水預處理與濕地恢復等工程建設,增加補水前段凈化環節,使黃河補給沙湖水質達到湖泊Ⅲ類標準,確?!扒逅牒保謴秃此鷳B系統。實施沙湖南北岸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增加污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濕地深度凈化環節。擴大外圍濕地面積,發揮隔離凈化帶作用,確保沙湖周邊水環境安全。
3.理順河湖管理體制。按照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要求,梳理整合相關單位和部門職責,強化屬地監管,落實農墾集團治理主體責任。按照“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原則,明確沙湖開發利用強度,測算游客承載和開發上限,確保不突破沙湖生態環境承載能力,推動水環境質量逐年改善。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